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智慧赋能 茶叶生产跑出“加速度” ——我市提升农机作业水平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智慧赋能 茶叶生产跑出“加速度” ——我市提升农机作业水平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时间:2024-08-19 作者:佚名

  

  昨日,记者采访获悉,日前,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农机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2024年度茶叶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调研时提出,结合我市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通过引进茶叶生产新机具、新技术、新方法,推进本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一家茶叶加工生产基地,刚采摘下来的鲜茶正在进行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程序。现场工人说,过去全部由人工对茶叶进行加工,不仅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一个工序,杀青的温度也难以把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低、制作成本高;如今通过机械化、智慧化生产装备及技术,实现“人管机器”按质按量生产,还可用手机扫码溯源,查询茶叶生产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把水肥一体化灌溉、监控等设施串联,一人可管理200亩的茶园,实时监控茶园温度、湿度、阳光照射强度等参数,优化茶树的生长环境。”三江一家茶叶生产企业负责人吴国军说,茶叶种植、加工及包装等环节实现规范化、机械化、智慧化生产,不仅降本增效,还提高了茶叶品质。

  据悉,截至今年6月,全市茶叶种植面积为26.82万亩,全市干毛茶产量达到1.09万吨,从事茶叶加工的合作社有500多家,涉及茶产业从业人员超35万人,拥有各类茶叶生产、加工机械2万多台套,同比去年数据稳中有增。

  “智慧农业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等智能管理,可提高劳动、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逐步形成新质生产力。”市农机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通过先建后补项目模式,扶持多个农民合作社、茶叶加工生产企业。通过引进茶叶加工新机具、新技术、新方法,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叶种植加工生产企业等采用适度规模化加工生产、经营管理的新模式,不断发展茶叶加工技术,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水肥一体化灌溉茶园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lz/t188437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