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巴东县:田野“耕”新春光好

巴东县:田野“耕”新春光好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4-03-16 作者:佚名

  全媒体记者付瑞勇

  通讯员李石 冯建丽

  “一个孔穴最多只能放2颗种子,每窝种子间距要保持在2至3厘米。”3月10日,巴东县信陵镇荷花村春意渐浓,在荷花村水聚坪蔬菜基地大棚里,三名农家妇女正在往一摞摞育苗盘上播撒辣椒籽。

  “今年基地计划发展蔬菜60亩,种植辣椒、番茄、茄子等时令蔬菜,让县城市民‘菜篮子’拎得更稳、装得更满。”基地负责人吴毅慨叹,抢农时慢不得一天,人若负了春光,农田便会负了丰收。

  左手端着一碗辣椒籽,右手将一颗颗籽放进育苗盘孔穴,基地工人向银不敢半点马虎,生怕漏放、少放。

  “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能挣100元工资。”向银和姐妹胡显碧、李海荣均家住荷花村,曾经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着小日子,如今成了“朝七晚五”的“上班族”,吃上了“产业饭”。

  育苗床一侧,技术员覃发均的双眼在每块育苗盘上快速扫描,土壤干湿度、种子稠密度等每个关键点,他都要仔细确认一遍。他打了个比方:“育苗和呵护小孩一样,成长环境步步到位、不打折扣,苗子自然会茁壮、健康。”

  据覃发均介绍,基地已育苗11万株,还有8万株正在加紧播种,4月中旬可进入菜苗移栽阶段。

  “咔嚓、咔嚓……”距蔬菜基地3公里外的葡萄园里,果农王昌英手持剪刀,在葡萄树行间来回穿行,修剪枝条,清理干枯枝、伤残枝、病虫枝,为葡萄树“春日复活”整形、减负。

  王昌英是荷花村的水果种植能手,种了3亩葡萄、20亩脆梨,小水果经济鼓了口袋、甜了日子。气温渐渐回升,王昌英捣鼓果园的热乎劲也回来了,剪刀、锄头不离手,背上喷雾器,剪枝、施肥、喷洒石硫合剂,一心想着果树发芽开花、果子压枝。

  和王昌英不一样的是,草莓种植户高波已尝到了“春天的果实”,20个大棚内草莓苗长势茂盛,红色果实点缀其间,一阵清甜的莓香扑面而来。

  “苦头的尽头是甜头,希望的田野是靠辛苦耕耘来的。”高波说,荷花村是县城“后花园”,草莓园吸引城区市民前来采摘打卡,也成了拉动城郊果蔬经济的“一驾马车”。

  人勤春早,田野“耕”新。满园春色的信陵镇乡村大地,1.72万亩油菜、马铃薯、玉米等“口粮田”开耕下种、施肥育苗,镇农业部门做优“农字号”营商环境,将春耕农技课堂搬到农家院落、田间果园,把优质品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礼包”派到农户手中,并在荷花村继续创建玉米绿色高产高效项目2500亩,发放种子超过150公斤,发放肥料25吨,一派春光无限的“丰”景,正在开犁破土、科技助农中渐入画框。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xslb/202403/t20240314_15596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