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新村建设>【三零创建】:智能手机缘何被变成“窃听器”?

【三零创建】:智能手机缘何被变成“窃听器”?

来源: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3-10-14 作者:佚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网络失泄密情况日益增多,侵害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网络监听、攻击、窃密活动愈演愈烈。

  一部智能手机、一个应用程序、一个社交媒体账号,都存在引发失泄密的可能性。这些风险隐患,不仅与个人信息安全息息相关,更攸关国家安全和利益。

  智能手机竟成“窃听器”?

  当今时代,智能手机不再只是一部通讯工具,更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终端,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手机内重要信息数据被窃取,还有可能变成移动“窃听器”,持续录制并向外传输周边声音或图像。使用智能手机,需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带入涉密场所,避免传递敏感内容,以免造成失泄密隐患。

  网络社交的隐性风险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社交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社交软件上分享日常生活、工作感想时,一些不经意间的不当操作,很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特别是涉密工作人员,更应注意社交软件的隐性风险,避免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关注的目标。

  人工智能潜藏的隐患

  人工智能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隐患。个人数据过度采集、大数据挖掘分析、深度伪造技术滥用等,都可能威胁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国家安全。

  网络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数字时代,维护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提升保密意识和防范能力,依法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原文链接:http://nyncj.xinxiang.gov.cn/Content/content/id/8982/cid/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