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22年,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获得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中央资金)共2947.26万元,项目共8个。其中:渔业增殖放流项目30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统筹整合类)项目295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统筹整合类)项目550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350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化肥减量增效)项目414万元,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退化耕地治理)项目15.26万元,玉林市2022年双季稻轮作补贴项目1215万元,玉林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资金项目78万元。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8个项目总投资2974.0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947.26万元,地方资金26.8元,其他资金0元。截至目前,8个项目的全年预算执行数为576.8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9.40%。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率。截至目前,8个项目的全年预算执行数为576.8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9.40%。
2.分配科学性。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转移支付管理制度以及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分配8个项目资金。
3.下达及时性。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转移支付管理制度规定以及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要求分解下达8个项目资金。
4.使用规范性。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下达预算的科目和项目执行,未出现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等问题。
5.执行准确性。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金额执行,不存在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的问题。
6.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在细化下达预算时同步下达绩效目标,将有关资金纳入本级预算或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对8个项目资金开展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
7.支出责任履行情况。玉林市农业农村部门按照要求进行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完工后,及时按要求向财政局申请资金拨付。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渔业增殖放流项目。已按计划开展玉林市行政区划流域内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投放鱼苗达到105.0048万尾,其他各项绩效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2.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统筹整合类)项目。完成兴业县联合攻关区项目建设1个,完成35个村级服务站建设(其中25个村级服务站完成硬件建设及培训工作,待采取农艺措施),博白县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完成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和农用薄膜新技术示范和地膜回收示范基地建设,其他内容正在实施中。兴业县农用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区项目已经完成招标、签订合同等前期工作,但因错过农时,按照实施方案2023年实施。
3.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统筹整合类)项目。一是玉州区制定印发了《玉州区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了2个秸秆收储展示基地、 3个(单个规模300亩以上)秸秆腐熟还田示范点(实施腐熟还田示范2000亩)、1个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完成10户农户调查;培育利用秸秆1000吨以上生产食用菌基质企业1个;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完成1套秸秆资源台账,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玉州区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67%。二是北流市制定印发了《北流市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了《北流市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22-2025 年)》,建立了5个300亩“秸秆粉碎+腐熟剂+尿素”组合的秸秆利用机械作业实施区。实施水稻秸秆离田作业29577亩,离田收储秸秆7123吨,开展市级媒体宣传2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12%。
4.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22年,兴业县制定印发了《兴业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2022年-2025年兴业县县域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2个;建立秸秆腐熟还田示范3个,示范面积2000亩;建立了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1个,完成10户农户调查;培育饲料化利用主体3个,其中规模2000吨以上的1家;建设原料工程基料化利用主体1个,规模达年利用量9000吨;完成兴业县农作物综合利用台帐建设,对5个镇6个村120户农户分散利用量和7家市场化主体秸秆利用量进行了调查,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15%。
5.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到目前为止,完成农户施肥调查770户、田间试验8个、培训人数643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0.2万份、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推广面积8.55万亩。
6.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退化耕地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2022年玉林市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报告,2022年玉林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比2021年提高0.26个等级。
7.玉林市2022年双季稻轮作补贴项目。双季稻轮作项目属于跨季度实施的项目,现各县(市、区)项目正在开展中,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和兴业县正在核验面积中,玉州区、福绵区和北流市项目通过验收,已向政府请求批复资金,目前在等待区政府批复。
8.玉林市2022年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资金项目。自治区下达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5000亩,2022年我市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672.9亩,完成任务的113.45%。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①渔业增殖放流规模≥90.00万尾。完成情况:已完成105.0048万尾。②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统筹整合类:建设农用地安全利用联合攻关区、建设农用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区、建设农用地安全利用村级服务站、建设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共38个。完成情况:已完成37个。因错过农时,没有完成建设1个农用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示范区,次年实施。③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2个。完成情况:已建设2个。④化肥减量增效:农户施肥调查(770份)、田间试验(29次)、培训人数(6430人)、发放技术资料(130万份)、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推广面积(7.5万亩)。完成情况:已完成农户施肥调查(770份)、田间试验(8次)、培训人数(6435人)、发放技术资料(130.2万份)、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集成推广面积(8.55万亩),部分田间试验正在实施,下一步跟踪落实田间试验、完成项目验收、及时报账支付。⑤完成县(市、区)级和市级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报告(8份)。完成情况:已完成8份玉林市级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评价报告。⑥2022年双季稻轮作补贴项目:试点面积(8.1万亩)、补贴资金用于试点相关支出的比例(100%)。完成情况:预计全市补贴总面积达12.02万亩、补贴资金用于试点相关支出的比例(100%)。双季稻轮作项目属于跨季度实施的项目,现各县(市、区)项目正在开展中,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和兴业县正在核验面积中,玉州区、福绵区和北流市项目通过验收,已向政府请求批复资金,目前在等待区政府批复。⑦自治区下达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5000亩。完成情况:2022年我市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672.9亩,完成任务的113.45%。
(2)质量指标:①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②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15%。③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指明显。
(3)时效指标:①规定时间内及时下达资金。②8个项目中,6个项目按照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其中1个项目的完成时限是2023年8月),2个项目还在建设中。完成率为75%。③及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补贴实施方案。
(4)成本指标:8个项目的实施成本都与预算相符。
2.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无。
(2)社会效益指标: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2个。
(3)生态环境指标:重要经济物种放流资源贡献率达到2%。
(4)可持续影响指标: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比2021年提高0.26个等级。
3.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8个项目的服务对象满意度≥80% 。 完成情况:8个项目的服务对象满意度≥90% 。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
一是农业项目具有季节性,错过最佳农时无法实施。二是面积核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量很大。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因错过农时未能实施的项目在2023年尽快实施。二是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增加人力物力,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熟悉工作流程和政策解读,保障工作开展顺畅。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一)通过绩效自评,进一步掌握了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完善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绩效自评结果公开情况。将此次绩效自评报告在玉林市农业农村局官网予以公布,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六、附件
中央转移支付(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共8个项目)
文件下载:
5.中央转移支付(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2022年度绩效自评表.docx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nyncj.yulin.gov.cn/xxgk/xxgkml/zwdt/tzgg/t1670907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