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乡风文明,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岭南文化,就要真正从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方便居民生活的角度出发,加强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好农家书屋作用,打造共同精神家园,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比如农家书屋可以与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大厅等结合起来,建在村委会隔壁,既整合了资源利用,也方便了群众;应选择、摆放适合农民看的图书。镇村修建文体设施要征询群众意见、对接群众需求,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多建些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多开展“村BA”等群众喜爱的文体赛事,充实农民文娱生活,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千年惠州,文脉绵长,拥有厚重的文化家底,东坡文化、书院文化、中医文化、红色文化等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抓好乡风文明,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岭南文化,就要深挖人文“富矿”,活化利用惠州独特的文化家底,深入挖掘本地历史人文、乡土文化价值,讲好惠州乡村故事,大力传承发扬惠东渔歌、麒麟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要坚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家风家教,营造邻里和睦浓厚乡情。要开展基层治理示范创建,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乡村是寄托乡情、留住乡愁的精神家园,需要用心用情建设好、呵护好。我们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和新起点,聚焦农村精神文明重点任务,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岭南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乡土留得住乡情乡愁,不断实现乡村形神兼备的真正美丽、乡土由内而外的真正美好,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交出乡村振兴的惠州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