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病虫情报第11期: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及防治意见

病虫情报第11期: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及防治意见

来源:玉林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3-06-07 作者:佚名

  

  目前,我市早稻大部分田块处于孕穗期,6月上中旬将陆续进入抽穗期。5月下旬末至6月是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主要时段,也是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各地要切实抓好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全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实况及预报

  1、稻飞虱 第二代发生程度为偏轻局部中等,比上年同期稍轻。经5月上中旬防治后,大部分田块残虫量低,不防治和防治效果不好的田块虫量较高。5月下旬,随着外地虫源的迁入和卵的孵化,田间虫量将不断增加,第二代与第三代混合发生为害。5月20日各地系统调查田间混合虫口密度:容县多的2160头/百丛、加权平均2034头/百丛,比上年同期5623头/百丛减少63.83%;兴业县多的565头/百丛、加权平均459头/百丛,比上年同期612头/百丛减少25%;北流市多的652头/百丛、加权平均439头/百丛,比上年同期267头/百丛增加64.42%;陆川县多的1984头/百丛、加权平均718头/百丛,比上年同期227头/百丛增加216.3%。面上普查情况:目前田间大部分田块混合虫口密度在500头/百丛以下,少量田块混合虫口密度有2034~2500头/百丛。预计第三代稻飞虱若虫高峰期在5月下旬末至6月上中旬,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面积90万亩;预计第四代稻飞虱若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主要为害迟熟田块。若有大量外地虫源迁入,发生程度将加重。

  2、稻纵卷叶螟 第二代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目前各地发生不一致,田间各种虫态并存,发生较复杂。北流市、玉州区田间残虫量少,幼虫密度一般0~5头/百丛,高的8~16头/百丛; 陆川县田间残虫量较多,调查马坡、米场等镇,幼虫密度一般30~40头/百丛,高的100~140头/百丛。5月16~20日系统赶蛾,北流市每亩蛾量依次为63头、87头、53头、37头、33头;博白县每亩蛾量依次为1168头、364头、133头、217头、146头;容县每亩蛾量依次为660头、510头、450头、360头、150头。预计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偏轻局部偏重,发生面积50万亩,低龄幼虫高峰期在6月上旬。如有大量外地虫源迁入,发生程度将加重。

  3、水稻纹枯病 目前全市普遍发生,已进入激增期。5月20日各地系统调查病丛率:容县高的95%、加权平均90%;北流市高的97%、加权平均78.5%;陆川县高的48%、加权平均40%;兴业县高的27%、加权平均17.3%;博白县高的38%、加平均23%。面上普查情况:北流市新圩、民乐、民安、塘岸等镇,病丛率高的81%~90%、一般30%~60%,陆川县马坡、米场等镇,病丛率高的75%~90%、一般30%~55%;容县病丛率高的85%、一般35%~70%;玉州区病丛率高的62%、一般35%~48%。预计发生程度为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

  4、稻瘟病 稻叶瘟发生程度为轻局部偏轻,主要发生在历史病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组合区,基本定局。预计穗颈瘟流行期在6月上中旬,发生程度为轻局部中等,发生面积11万亩。

  此外,鼠害、钻蛀性螟虫在各地均有一定程度的发生。

  二、防治意见

  1、加强加密监测预警。5月下旬末至6月是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各地要加强加密监测,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治。

  2、因地制宜,明确主攻对象。5月下旬末至6月上中旬,在水稻破口期主攻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兼治钻蛀性螟虫;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主攻稻飞虱,兼治其他病虫。稻瘟病历史病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组合区,要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施药一次防治穗颈瘟。

  3、推荐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增加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防治稻飞虱推荐选用吡蚜酮、醚菊酯、烯啶虫胺、呋虫胺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钻蛀性螟虫推荐选用苏云金杆菌(Bt.)、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推荐选用井冈霉素A、井·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推荐选用井·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稻瘟灵等药剂。防治鼠害推荐选用敌鼠钠盐、杀鼠醚、杀鼠灵、溴敌隆、溴鼠灵等。提倡在下午4点钟以后施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原文链接:http://nyncj.yulin.gov.cn/xxgk/xxgkml/zwdt/tzgg/t1656417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