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射干1号: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登记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2006014。阜射干1号为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长20~59cm,宽2~4cm,基部鞘状抱茎,顶端渐尖,无中脉。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黄绿色,长2.4~3cm,直径1.5~2.6cm,顶端无喙,常残存有凋萎的花被,成熟时室背开裂,果瓣外翻,中央有直立的果轴;种子圆球形,黑紫色,有光泽,直径约5mm,着生在果轴上。
产量表现:2018年度品比试验干根重137kg/667m2,比本地种(CK)增产7.9%;2019年度140.5kg/667m2,比CK增产8.2%。2020年生产试验干根重142kg/667m2,比CK增产9.2%。
阜白术1号: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登记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2006013。阜白术1号根茎粗大,略呈拳状。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具不明显纵槽。单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偶为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椭圆形或卵状彼针形,两侧裂片较小,通常为卵状披针形,基部不对称;茎上部叶的叶柄较短,叶片不分裂,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缘均有刺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凸起显着。头状花序顶生,直径2~4厘米;总苞钟状,总苞片7~8列,膜质,覆瓦状排列;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外展或反卷;雄蕊5,花药线形,花丝离生;雌蕊1,子房下位,密被淡褐色绒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顶端中央有1浅裂缝。瘦果长圆状椭圆形,微扁,长约8mm,径约2.5mm,被黄白色绒毛,顶端有冠毛残留的圆形痕迹。
产量表现:2017年度品比试验干重445kg/667m2,比本地种(CK)增产9.9%;2018年度437kg/667m2,比CK增产8.2%。2019年生产试验干重464kg/667m2,比CK增产8.7%。
阜梗1号: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登记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2206014。阜梗1号植株半松散直立型,茎紫绿色,叶卵状披针形、绿色,叶缘重锯齿状,花深紫色,呈钟状,果棱明显,侧根少; 2 年生株高113.5 cm,平均单根重55.6g,亩产鲜根1056kg;经测定桔梗皂苷D含量0.27%。
产量表现:2016-2018年度品比试验平均鲜重1059kg/667m2,比本地种(CK)增产6.43%;2018-2020年度区域试验平均鲜重1009.4kg/667m2,比CK增产6.95%;2020年度生产试验鲜重1056kg/667m2,比CK增产6.45%。
阜蓝1号: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登记编号为皖品鉴登字第2206013。阜蓝1号株高约110cm;主根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直径1~2.5 cm,支根少;茎直立略有棱,上部多分枝,稍带粉霜;叶片蓝绿色,长达5~30cm,叶缘近全缘;复总状花序,花黄色,花梗细弱;短角果矩圆形,扁平,边缘有翅,长约1.5 cm,成熟时黑紫色。种子1粒,稀2~3粒,呈长圆形。(R’S)-告依春(%)0.058。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品种比较试验中阜蓝1号平均鲜重750.9kg/667m2,比本地种(CK)增产6.37%;2019-2020年品种区域试验中阜蓝1号平均鲜重748.2kg/667m2,比本地种(CK)增产5.99%;2021年生产试验中阜蓝1号鲜重763kg/667m2,比本地种(CK)增产7.92%。
报名时间:2023年4月25日至5月25日。
联 系 人: 张丽:0558-2616560(办);13805587882
崔保田:18055892126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