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我市有效降雨较少,当前正值棉花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春季棉田整地、造墒、补墒、保墒的任务较重。针对今年我市气候条件,现就如何做好棉花备播及播种工作提出如下技术意见。请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指导棉农科学备播,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一、做好播前准备
(一)做好土地准备
1、造墒保墒,精细耕地。春季气温较高,土壤失墒严重,要抢引抢蓄各种水源,对棉田造墒压碱,力争棉花一播全苗。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20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一般棉田每亩灌水量60~80立方米;轻度盐碱地亩灌水量80~100立方米;中度盐碱地亩灌水量100~150立方米;重度盐碱地适当加大灌水量,亩灌水量150~200立方米。
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旱薄地,要运用雨后耙地、先盖膜后播种等措施,保住土壤水分,为棉花正常发芽、出苗创造适宜墒情。
造墒后及时耙耢保墒,使棉田平整、要求地块达到齐、松、平、墒、净、碎,且土层形成上虚下实,虚土层厚8~10厘米为宜。可根据当地实际确定耕、耙、压整地方法。可以深耕、也可以深松。同时,消除可能影响播种、出苗、扎根的残膜及大的根茬。
2、培肥地力,合理施肥。 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施用商品有机肥100-200千克/亩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亩做基肥,在此基础上,施用尿素15~20千克/亩,磷酸二胺25~30千克/亩,盐碱地棉田施磷肥量应按高限。在缺钾地区和高产棉田补充钾肥,每亩施氯化钾8~10千克或硫酸钾10~15千克,盐碱地提倡使用硫酸钾。使用二元、三元复合肥的要按含量折算使用量。在微量元素缺乏地区或高产棉田适当施用0.5~1千克/亩硫酸锌和0.5千克/亩硼肥。
(二)做好种子准备
各县区要引导棉农选择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主导品种,选购正规经销单位生产经营的、包装规范、成熟度好、发芽率高的种子,并索要发票;鼓励使用脱绒包衣棉种进行精量播种。
1.选用适宜品种。选用经国家或省审定的、适宜当地的棉花品种,目前较适宜我市种植的春棉品种有:鲁棉研37号、鲁棉338、农兴5号、鲁6269等,短季棉品种有:鲁棉241、鲁棉2387、中425、德棉15、鲁棉532等。
2.选用高质量的脱绒包衣种子。播前做发芽试验,要求健子率、发芽率均在80%以上。
3.播前晒种。 选用脱绒包衣种子,于播种前10~15天,选晴好天气,晒种2~3天。晒种时,将种子在席子上摊薄,每天翻动2~3次。脱绒包衣棉种不能浸种。
二、提高播种质量
1、适时播种。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时进入最佳播种期,我市一般在4月20日~25日。盐碱地棉田可于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5℃时开始播种,播期可推迟到4月底。播期要服从天气变化和墒情,一般选在冷尾暖头。
轻简化栽培,提倡播种期由4月中下旬推迟到5月上旬。适当晚可播减少伏前桃和烂铃,也能防止早衰。
2、适当播量。脱绒包衣棉种尽可能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每穴播1~2粒种子,不间苗、不定苗,播种量可掌握在1-1.5千克/亩,盐碱地可增加到1.5-2千克/亩。
3、地膜覆盖。推荐使用0.01mm的厚地膜、0.015mm的加厚地膜或全生物降解地膜。播种、施肥、覆膜、盖土一次完成,每隔5~7厘米在膜上压一堆土。机采模式按76厘米等行距播种。
三、合理使用除草剂
为提高除草效果,节省除草用工,在整好地块待播时,使用48%氟乐灵乳油,每亩100毫升-150毫升兑水50公斤后均匀喷雾,然后通过耘地或耙耢混土,或者播种后出苗前用33%的二甲戊灵+72%异丙甲草胺各(50~100毫升/亩)喷施地面进行苗前杂草封闭,可有效防治多年生和一年生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