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植保站:
蝗灾是一种对农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生物灾害,蝗虫过境后果“惨烈”。据统计,1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2019年12月至今非洲蝗灾重发,沙漠蝗灾已导致十几个国家农业生产损失严重,目前沙漠蝗已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我国仅一步之遥。为做好我市蝗卵调查、夯实蝗虫防治基础工作,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扩散、不成灾,为我市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保障,现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据专家分析,因我国西部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等天然屏障,沙漠蝗飞入中国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少量蝗虫进入云南、广西等地的可能性,一旦进入云南等省份,北迁危害就成为必然。我市是全国最大东亚飞蝗孳生区,历史上有多次蝗灾大发生的记录,上世纪90年代东亚飞蝗最高点块蝗蝻每平方米达到上千头以上。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去年同期偏多,且温度较常年偏高。另据气象部门预报,2020年3-4月全市预计降水量将达到31-41mm,较常年偏多,同期内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去冬今春气候适宜蝗卵越冬发育。全球形势、历史经验、气象条件提醒我们任何时期都不能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做好蝗虫监测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农业防灾减灾任务。
二、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监测调查
(一)工作要求。
各县区要组织植保技术力量,加强蝗卵调查工作,重点查清蝗卵的分布、密度、越冬死亡率及发育进度等情况。从3月中下旬开始,选择不同生态环境,随机选点挖卵,每隔10 天挖卵1次,最少查3次,重点蝗区适当加大布点加密调查频次。第一次挖卵主要调查蝗卵的分布情况、蝗卵密度和死亡率,第二、第三次调查主要查清蝗卵发育进度。
(二)调查方法。
1、蝗卵分布情况。按不同类型蝗区,每种生态类型取样点300个以上,每样点为1平方米。挖取样点内所有卵块,分别统计有卵样点数、总卵块数、平均每块卵粒数、平均蝗卵密度、最高蝗卵密度,计入表1。
2、蝗卵越冬死亡率。第1次挖取的卵块中,随机抽取5至10块,进行逐粒观察。统计总卵粒数和干瘪、霉烂、寄生、虫咬等死亡卵粒数,计算越冬死亡率,检查导致蝗卵死亡的主要原因,将结果记人表2。
3、越冬蝗卵发育进度。每种生态类型蝗区挖取蝗卵5块至10块,随机抽取活卵50粒。用10%漂白粉液浸泡2 至3分钟,待卵壳溶薄后取出,清水洗净,用手电筒光透视,检查卵的胚胎发育情况,分出各发育期的卵粒数,计算各期所占比率,结果记人表3。
各县区要固定专人负责蝗情调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蝗情,重大蝗情不得漏报、迟报,保证蝗情信息传递通畅。4月20日前把调查情况及夏蝗发生趋势分析以书面形式报市植保站。
三、压实责任,提供保障
各县区要认清今年治蝗工作的严竣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治蝗的紧迫感、责任感。全面落实治蝗属地责任和领导责任制,把蝗卵调查作为治蝗工作的基础抓实抓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争取财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治蝗经费、气象条件预测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蝗虫查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件1:蝗卵分布调查记载表。
附件2:蝗卵死亡率调查记载表。
附件3:蝗卵胚胎发育进度调查表。
东营市植物保护站
2020年2月20日
表1:蝗卵分布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 期 | 调查地 点 | 调查环 境 | 调查样点个 数 | 总卵块 数 | 平 均每 块卵 粒数 | 平均蝗卵密度(粒/m²) | 最高蝗卵密度(粒/m²) | 有 卵样 点 数 | 备 注 |
表2:蝗卵死亡率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 调查地点 | 每块卵粒数 | 总卵粒数 | 死亡卵粒数 | 卵粒死亡率 | 蝗卵死亡情况 | |||||||
死亡卵粒数量/粒 | 卵粒死亡情况/% | ||||||||||||
表3:蝗卵胚胎发育进度调查表
调查日期 | 调查地点 | 调查环境 | 调查活卵粒数 | 各发育期卵粒数及百分比 | |||||||
原头期 | 胚转期 | 显节期 | 胚熟期 | ||||||||
粒数/粒 | 比率/% | 粒数/粒 | 比率/% | 粒数/粒 | 比率/% | 粒数/粒 | 比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