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涉农政策>(文字解读)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解读

(文字解读)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解读

来源:宜春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12-25 作者:佚名

  

  一、背景依据

  宜春是全国重点毛竹产区,毛竹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且竹林土壤硒含量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省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21〕18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富硒竹笋产业发展,在《宜春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对建设富硒竹笋产业集群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把我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富硒竹笋产业打造成为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和富民产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二、主要目标

  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到2025年,构建完备的富硒竹笋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化发展体系,实现富硒鲜竹笋年产量超85万吨,力争1—2个富硒竹笋品牌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100强,打造1—2个产值超10亿元的富硒竹笋产业园,全市富硒竹笋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重点任务

  重点从以下八个方面推进工作: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二是建设富硒竹笋标准基地;三是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四是唱响富硒竹笋品牌;五是构建产业标准体系;六是提升精深加工水平;七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八是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四、保障措施

  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培养人才队伍、强化宣传引导、严格督查考核五方面提供保障。

  五、关键词诠释

  “621”产业体系:“6”即“六区”:在资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优良的“昌铜四县”及万载县、袁州区打造富硒竹笋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2”即“两园”:在宜丰县、铜鼓县分别打造1个加工水平高、产业聚集度高、产业上下游完整、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富硒竹笋产业园。“1”即“一百个基地”:依据产业基础和自身资源条件,打造100个连片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富硒竹笋示范基地。

   

  解读人:王小华

  联系方式:0795-3263295


原文链接:http://nyncj.yichun.gov.cn/ycsnyncj/zcjd/202209/bb6dc8d0d2f24cdba583e9c2396cfd6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