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等3位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第20220021号提案《关于形成长效机制奖补我市“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主体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三品一标”登记认证工作,2016—2020年每年按照统一的标准(无公害农产品0.5万元/个,绿色食品0.8万元/个,有机产品1万元/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5万元/个)分别给予“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主体扶持补助,较好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及氛围,借此机遇2022年我市“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
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全市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38家,申请认证绿色食品达44个,新获认证登记产品1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个、绿色食品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争取到环江县、南丹县地理标志集群保护工程项目获得项目资金700万元,宜州桑蚕茧产业集群项目获得资金1100万元,组织1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2022年供粤港澳大湾区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认定,“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在为河池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三农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良好作用。我们认为原来制定和实施的扶持补助标准(无公害农产品0.5万元/个,绿色食品0.8万元/个,有机产品1万元/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5万元/个)是科学、有效的,应继续坚持。
关于将“三品一标”奖补资金纳入当地一般财政公共预算和当地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我们加强横向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将种植类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养殖类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纳入世行贷款项目支持范围,支持宜州区、东兰县、凤山县、都安县9个生产主体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9个生产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支持资金达163万元,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向市政府争取今后每年安排“三品一标”奖补资金形成长效机制。
感谢委员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