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牧系统的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
近年,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猖獗,手段越来越隐蔽,更加具有欺骗性,受害人数不断增加。为防范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侵害和参与相关犯罪,有效保护您的财产安全。市农牧局将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和如何安装反诈APP梳理如下,请您认真阅读,并将此信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扩大知悉范围,增强防骗意识,共同防诈反诈。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方法和手段
1.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事主在网上寻找兼职,以高额返利、佣金为诱饵,使用微信、QQ、支付宝为载体,发送“网上刷单”信息,骗取事主刷单本金,实施诈骗。
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借助网络、短信、邮件、微信等媒介发送理财信息,有专门的导师引导,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录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账户,购买股票、炒黄金、贵金属等实施诈骗。
3.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办理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以可提高信用卡额度等由,以进行验资、刷流水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4.购物退款理赔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途径获得被害人的电话和购物信息,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被害人购买的物品出现问题,以给被害人退款、理赔、退税等为由,诱导被害人泄露银行卡号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将被害人银行卡内钱款转走。
5.注销校园贷款账户诈骗:不法分子冒充金融机构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准确报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通过添加好友发送伪造的“营业证”“工作证”,消除受害人疑虑。再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受害人配合注销校园贷款账号,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后果严重。
6.冒充熟人、单位领导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事主的熟人、同学、朋友、单位领导等,通过借钱、充话费、生病住院、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7.家长群收费诈骗:在家长群里,以老师名义群发交资料费、向家长借钱等都是诈骗;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向家长销售口罩、新冠肺炎疫苗、特效药都是诈骗。
8.游戏装备买卖诈骗:买卖游戏装备交易频繁,诈骗分子利用非官方网站、线下买卖游戏外挂、装备、账号实施诈骗,收到购买装备钱款或者收到游戏装备后将事主拉黑。
9.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涉嫌洗钱、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二、如何提高防诈骗意识
1.请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请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物品,不得随意售卖、出租、出借个人信息办理的银行卡、手机卡等。
3.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实名注册、同时开启来电短信预警功能,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了解反诈手段,学习反诈知识,谨防上当受骗。
4.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案件,关键是提高防范意识。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有疑问请咨询96110。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立即拨打110报警。
三、如何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
第一步:安装。打开手机自带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反诈中心,找到图标后安装即可。
第二步:注册。打开APP,弹出窗口“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选择“同意”。系统将自动定位您所在区域,点击“确定”。
第三步:开启来电预警。打开国家反诈中心APP首页,点击来电预警,再点击立即开启。按提示开启悬浮窗、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等权限,即可启动来电预警守护。
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使用教程:https://oss.gjfzpt.cn/preventfraud-static/h5/news/20220524/202205241153328019897630199809.html?rd=384068&nodeId=150902
乌兰察布市农牧局
2022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