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前期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目前早稻处于抽穗期,田间禾苗长势繁茂,中稻由于播种期不同,生育期进入拨节至幼穗分化期,近段时间连续降雨群众无法施药防治或防治效果较差,田间阴蔽条件,高温高湿的田间生态环境,十分有利病虫害发生流行,结合测报灯下诱虫观察及大田调查,对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如下:
一、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
(一)稻纵卷叶螟:第三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局部中等偏重,且发生期长,雨日多,防治不平衡,残留虫量大,据本站近日调查,田间蛾量一般亩有成虫500-1500头,低的亩有成虫300头,最高亩有成虫达3500头,预计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2、3龄幼虫高峰将出现在7月9-14日,发生面积约为8万亩。
(二)稻飞虱:田间各种虫态均有,成虫以褐飞虱为主,也有部份白背飞虱,虫口密度一般为400-800头/百丛,高的为2000头/百丛,低的为200头/百丛,个别田块百丛虫量达3000头以上。当百丛虫量≥500头时需及时进行施药防治,选在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施药,施药时尽量把药液喷到植株中下部稻飞虱栖息危害部位,提高防效。预计第四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田间若虫高峰期为7月8-17日,发生面积约为8万亩
(三)钻柱性螟虫:我县钻柱性螟虫主要以二化螟为主,今年发生程度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钻柱性螟虫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蚁螟盛孵期将出现在6月底至7月上旬。
(四)稻瘟病:感病品种有叶瘟发生,由于近日多雨,7月上旬高温高湿及品种抗性下降,有利穗颈瘟爆发流行,必须抓好预防工作,应重点做好感病品种及山区如西岭山脚一带、历史病区如朝东镇的防治工作,穗颈瘟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一定要在破口裂肚期及齐穗期各喷药防治一次,用药后遇雨需要补喷。预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万亩。
(五)纹枯病:前期发病轻,发生期偏迟。主要流行期:6月低后将加重发展,病丛、病株增加,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流行盛期,加重为害。特别是比较浓绿、封行密闭、通透性差的田块更应注意防治。
二、防治意见
(一)提高防治意识:早稻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为害的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农户要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把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化学防治:近期雨天较多,要抢抓晴好天气或停雨间歇,及时施药防治。
1.稻纵卷叶螟
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杀虫双、杀虫单、棉铃虫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
2.稻飞虱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烯啶虫胺、醚菊酯、呋虫胺、乙虫腈、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扑虱灵)、吡虫啉、烯啶•吡蚜酮等,施药时兑足水量尽量喷到稻丛中下部。
3.钻蛀性螟虫(钻心虫)和穗瘟
防治水稻螟虫和稻穗瘟,应掌握“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的原则,在破口裂胎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防治钻蛀性螟虫(钻心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甲维虫酰肼、阿维·唑磷、毒死蜱、阿维菌素、氰氟虫腙、苏云金杆菌(BT)等。防治稻穗瘟:可选用三环唑、丙硫唑、氯啶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春雷霉素、稻瘟灵、克瘟散、咪鲜胺等。
4.稻纹枯病
防治稻纹枯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井冈霉素等,施药时兑足水量尽量喷到稻丛中下部。
另外,早稻部分田块中后期将有稻蝽象、稻曲病等发生,应注意防治。
爱心提示:爱护美丽家园、清洁田园从自己做起。请农民朋友施药后收集农药包装袋及瓶子等,集中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