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我市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丰富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的工作要求及昆明市农业农村局通知要求,安宁市农业农村局于6月29日在长江流域金沙江螳螂川(安宁段)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工作。
6月29日,由安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相林带队,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金方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来到位于金沙江螳螂川(金方段)人工增殖放流活动点千户庄村螳螂川边,在进行工作要求及目标任务介绍后,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此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云南土著鱼滇池高背鲫(云南“六大名鱼“之一)鱼苗20万尾,规格:3—5cm。增殖放流活动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进行实施。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在修复螳螂川(安宁段)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增殖繁衍,提升水域生态系统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禁捕效果、加快恢复渔业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下步工作中,安宁市渔政部门将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十年禁渔”工作为契机,切实维护好螳螂川(安宁段)水域生态环境及物种多样性,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对改善我市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重要作用,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