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中心植保股测报人员调查,今年我县草场(滩)均不同程度发生蝗虫危害,调查显示当期全县农田周边草场、农牧交错地带蝗虫平均虫口密度为2-3头/㎡,最高6头/㎡,主体虫龄多为2龄,发生面积约1.5万亩,发生程度轻于去年。但是由于我县近期持续干旱,农田周边草场(滩)自然植被返青又枯,草场(滩)植被稀疏,草场内食物匮乏,随着蝗虫密度的增加,虫龄的长大,部分蝗虫密度较高的草场、荒地周边部分农田易遭受蝗虫迁入危害,给我县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要密切注意农田周边草场蝗虫的发生、发展动态,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农牧交错地带,农田地块,要及时组织防治,防止蝗虫扩散危害。
防治措施:
土蝗防治适期为三齢期前。
1、当草场(滩)虫量达到20头/㎡时,在农田草场(滩)交错带打60-100米的保护药带,阻止蝗虫侵入农田危害,农田虫量达到5头/㎡时,立即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
2、对发生面积大、密度高、危害严重,地面防治难以控制的地区提倡植保无人机防治,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
3、农牧交错区当蝗虫密度低于20头/㎡且虫齢较低时,宜使用生物制剂采用超低量喷雾防治,可降低防治成本、保护环境,达到可持续治理的目的。药剂可选用蝗虫微孢子虫制剂或使用绿僵菌、苦皮藤素、狼毒素、烟参碱等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