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大规模“三夏”农机化生产即将全面展开。区农业农村局早谋划、早准备、早服务,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充分发挥农机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扎实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三夏”大忙前,我局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坚持“防疫不松劲,农时不耽搁”要求,成立“三夏”农机服务工作专班,协调打通农机转运堵点卡点、保障零配件和燃油供应、处置应急情况等工作。疫情管控期间,当时小麦进入扬花期与灌浆期,也是预防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时节,积极商讨农机下地难问题,在辖区内专门发放农机作业临时通行证,卡口间无障通行,应急处置得当,及时为“虫口夺粮”提供了装备保障。
二是机械服务配套到位。结合结对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指导农机手对“三夏”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修保养,确保技术状态良好。今年夏季,全区可投入联合收割机989台,拖拉机4227台(其中,大中型1107台),插秧机973台(其中,乘坐式669台),育秧流水线211条,粮食烘干机640台,粮食批次烘干能力8933吨。
三是做细农机供需对接。鉴于引进外来机具作业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立足机具自给,通过有序组织调度,对用工紧张地区,引导组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管服务,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实现小麦颗粒归仓、秋粮适期播种。
四是强化“移动式”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整合技术力量,把经销商、维修网点的维修技术人员纳入本地维修服务体系,“送修到田头”,第一时间有效排除故障,提高作业效率,为“三夏”生产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撰稿人:杨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