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北古城镇聚焦群众关心的“三资”管理领域,从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方式单一等问题入手,采取狠抓学习、细化责任、强化监督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守护农民“钱袋子”,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一、开展业务培训,夯实工作基础。北古城镇财务中心联合镇纪委不定期对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监委委员、三资报账员等采取集中授课、下村培训等方式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及作用》《北古城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深挖问题根源、找准问题原因,“一问一答”提出整改要求和标准,重点标记关键点,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提升村级“三资”管理业务能力。同时强化教育引导,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以基层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明纪释法,引导基层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加强镇、村、组三级联动,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村级财务制度落实情况及村级民主决策的监督检查,对村级日常经费使用、工程项目建设、大额开支等进行监督,促进村级决策公开透明。建立责任追究制,明确界定党员干部在集体“三资”管理过程中违纪违法行为,强化责任追究。严明各村(社区)“三资”监管的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要求各村(社区)监督委员会要发挥监督职责,增强“能监督”的本领;摸清“家底”,掌握“会监督”的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担负“敢监督”的责任。
三、打造阳光村务,保障村民权益。村级资产资源处置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实施;另一方面,每季度各(村)社区将村民补贴发放情况、村级开支明细、村级工程项目、资产资源处置等重大事项在财务公示栏进行公示,发挥村民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监督作用,让信息公开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千家万户,达到人人监督、实时监督。切实保障“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