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来源: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4-07 作者:佚名

  各县农业农村局,各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开发园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根据近期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会商情况,2022年我市小麦赤霉病将达偏重流行,防控形势严峻。为贯彻落实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部署,我局在认真总结近年我市小麦赤霉病防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现将两个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统筹防控安排,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

  

  附件:1. 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2. 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

  

  

  2022年3月28日

  附件1

  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挥部《2022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皖农防指〔2022〕1号)要求,科学应对今年小麦赤霉病偏重至大发生趋势,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攻坚战,夺取夏粮丰收首战告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落实小麦赤霉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只增不减、投入力度只增不减、‘两次防治’只增不减、监管调度只增不减的防控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把赤霉病防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及时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并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

  二、落实防控目标

  预计今年我市小麦赤霉病存在大流行风险,防控任务约150万亩次。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有效控害”和“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控策略,坚持全面实施二次预防不动摇。选用对路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0%以上。广泛宣传发动,提高防控覆盖率,确保小麦赤霉病病粒率不超过3%。

  三、强化监测预警

  要加强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工作,增加调查频次,扩大调查范围,全面掌握苗情、病情、墒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行市、县两级发生趋势会商制度,适时组织召开线上会商会,准确发布趋势预报和防治技术意见。要密切跟踪关键时期气象条件变化,及时修正和发布赤霉病趋势预报,避免盲目用药和乱用药。

  四、加大资金投入

  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县区财政投入不得少于去年),同时整合粮食生产发展专项、农业社会化服务专项等项目资金,积极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病虫害防治,补齐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资金短板。各地要按照上年省级财政赤霉病防控专项资金总量提前制定2022年资金使用方案,重点支持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赤霉病防控社会化服务,按照省植保总站防控资金周调度要求按时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资金使用情况调度。

  五、广泛宣传发动

  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微信、明白纸及举办防控现场会、培训班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使广大农民了解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掌握防治方法,提高群众主动防治、科学防治意识,全力做到应防尽防。农业部门要主动联系气象部门和新闻媒体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和宣传引导,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坚决打赢赤霉病等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硬仗。

  六、加强技术指导

  在防控关键时期,各地要组织农技人员采取进村入户等形式,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到田,要建立种植面积达50亩以上的种植户的防控记录档案,做到微信、电话通知到位,防控关键时期田头指导到位。市农业农村局将成立专家指导组,分片包干指导县区将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七、强化督促指导

  强化防控调度指挥,实行赤霉病防控周调度制度,“窗口期”(4月11日至4月30日)实行日调度制度。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指导服务组,对三县三区及开发园区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准备和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督导调度,对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进行指导服务,同时在防治关键时期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指挥部将适时开展调度工作,推动县区主体责任落实。各县区也要加强对本地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的督导,确保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到田块。

  附: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指导服务组名单

  

  

  

  

  

  

  

  

  

  

  附

  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指导服务组名单

  

  

  组 长: 刘东奎 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

  副组长:王华银 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成 员: 罗晓辉 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  骏 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

          徐光曙 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 推广研究员

          袁  斌 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王  娟 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 农艺师

  

  

  

  

  

  

  

  

  

  

  

  附件2

  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省植保总站预测,结合我市小麦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小麦赤霉病抽穗扬花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包括空气湿度大的天气),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小麦赤霉病病菌主要集中于花期侵染,具有爆发性、隐蔽性。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防治时效性强,花期预防窗口期短,一旦错过防治适期,赤霉病病菌侵染危害,将会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小麦籽粒中“呕吐毒素”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可能造成小麦难以出售,农民收入下降。

  2022年,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任务约150万亩次。通过有效防控,确保小麦赤霉病病粒率不超过3%。

  二、农业防治

  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三、化学防治

  1. 适期用药。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防治策略,紧抓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第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2. 药剂选择。综合考虑药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和赤霉毒素控制效果以及对锈病、白粉病的兼治作用等因素,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如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等药剂(具体药剂成份可参考《马鞍山市2021-2022年度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马农秘﹝2021﹞246号)。要求推行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轮换使用,提倡使用复配制剂,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

  3. 器械选择。优先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智能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器等进行防治。落实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和植保无人机登记备案管理,切实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和统防统治覆盖率。规范植保无人机防治作业标准,执行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参数(亩用水量为0.8L-1.5L、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方1.8m-2.2m、飞行速度小于6m/s;新机型可适度调整,需确保作物冠层雾滴覆盖密度不低于15个)。植保无人机施药须使用自主飞行模式,同时添加飞防助剂,进行扫边防治。全面应用省植保无人机防治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管理平台,对赤霉病无人机防控作业进行第三方监管,提高防治作业质量。

  4. 施药方法。第一次防治亩加吡蚜酮5克和磷酸二氢钾或美洲星兑水喷雾开展“一喷三防”。突出把好施药技术关,按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喷雾。智能植保无人机施药应按照操作规范并添加助剂(视情示范推广纳米农药技术),增强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若花期多雨或多雾露,应于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喷施防治一次,后期根据气候变化等视情开展第三次防治。

  四、加强收储管理

  鉴于感染赤霉病菌的小麦籽粒在潮湿条件下可继续侵染,导致麦穗或麦堆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各地要加强收储管理工作,及时收获,晾晒烘干,汰除赤霉病粒,在安全水分以下收储。

  

  


原文链接:http://nyncj.mas.gov.cn/nyyw/tzgg/20015281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