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

2022年马鞍山市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

来源: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4-07 作者:佚名

  赤霉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为害严重。该病具有“可防难治”的特点,一旦错过防治“窗口期”,侵染为害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直接影响小麦销售和种植效益。小麦种植户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防治策略,在前期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广抗耐病品种、积极推行健身栽培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小麦抽穗扬花期赤霉病化学药剂预防工作和成熟后的收储管理。

  防治方法如下:

  1. 农业防治

  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 化学防治

  (1)适期用药。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防治策略,紧抓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第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2)药剂选择。综合考虑药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和真菌毒素控制效果,以及对锈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的兼治作用等因素,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提倡使用复配制剂,避免或延缓产生抗药性。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推荐选择如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己唑醇、叶菌唑、咪铜·氟环唑、喹啉·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唑醚·氟环唑、唑醚·戊唑醇、丙环·咪鲜胺、唑醚·咪鲜胺、井冈·戊唑醇、戊唑·百菌清、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丙环·福美双、戊唑·福美双、苯甲·丙环唑、甲硫·己唑醇等复配制剂(排名不分先后),或者选择氰烯菌酯、丙硫菌唑与戊唑醇等混用。

  (3)器械选择。优先选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智能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器等进行防治。规范植保无人机防治作业标准,执行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参数(亩用水量为0.8L-1.5L、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方1.8m-2.2m、飞行速度小于6m/s;新机型可适度调整,需确保作物冠层雾滴覆盖密度不低于15个)。植保无人机施药须使用自主飞行模式,同时添加飞防助剂,进行扫边防治。

  (4)施药方法。第一次防治亩加吡蚜酮5克和磷酸二氢钾或美洲星兑水喷雾开展“一喷三防”。突出把好施药技术关,按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喷雾。智能植保无人机施药应按照操作规范并添加助剂,增强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若花期多雨或多雾露,应于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喷施防治一次,后期根据气候变化等视情开展第三次防治。

  3. 加强收储管理

  鉴于感染赤霉病菌的小麦籽粒在潮湿条件下可继续侵染,导致麦穗或麦堆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各地要加强收储管理工作,及时收获,晾晒烘干,汰除赤霉病粒,在安全水分以下收储。

  

  

  

  马鞍山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     

  


原文链接:http://nyncj.mas.gov.cn/nyyw/tzgg/20015533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