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襄阳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大使命。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必然要求全市各级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牢牢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推动农业稳产保供、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要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各级要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抓紧抓实粮食生产,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大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加快突破新品种培育等“卡脖子”技术,积极利用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开展种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要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市场化理念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各级要围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正大集团现代农业、牧原生猪屠宰加工、盼盼食品产业链等重点项目;加强“三农”领域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健全完善“链长制”,实行产业链建设季度督办、半年通报、年底考核。要利用好襄阳优秀的资源禀赋,通过大力发展壮大茶叶、柑橘等特色产业,持续优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为做强供应链,引进龙头企业创造更好条件。
要擦亮“中国有机谷”品牌,扩大“襄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要建设好“中国有机谷”商贸平台,配套完善产品展示展销、电子结算、冷藏保鲜、质量检测、物流配送、出口通关等服务功能;以“中国有机谷”为核心品牌,推动“襄阳高香茶”等市级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以及“枣阳皇桃”等县级主导品牌做大做强,实现由卖原料、卖资源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变。要支持地方举办多层次、季节性的节会,进一步强化产销衔接。
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各级要促进百强进位、百强储备,推动县市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带动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使城乡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