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安全“产出来”“管出来”和“四个最严”的指示精神,落实好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夯实农产品“最后一公里”质量安全,使基层监管规范、精准、高效,2022年界首市农业农村局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健全组织,落实人员,让“网”密、实、广、深,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一、制定政策。积极与财政、市场监管部门对接,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出台《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界首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日常工作规范》《界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管理办法》《关于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承担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详细规范了基层组织和人员的工作职责,使基层推动工作有了指南,工作开展有了遵循。
二、落实资金。积极向市领导汇报,赢得工作重视,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资金支持,经多方努力,已将村级协管员工作经费和报酬纳入一般性财政预算,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按人均1200元/年的标准,对村级协管员支付劳动报酬,增强了基层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制定了考核标准,工资实行阶梯制,根据考核结果,分等次打卡发放。
三、抓好培训。对已形成的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网格150名管理人员,就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法律法规宣传与安全生产指导、农产品监测、信用体系建设、协管员的工作职责等,开展全员业务大培训,让监管员、协管员全面掌握工作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为下一步有效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四、工作部署。要求村级协管员确保“四有”:有办公场所,有培训合格上岗证,有工位(公示)牌,有上墙工作职责。按要求各村(社区)认真普查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档造册,确保不遗漏,全部纳入监管。对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逐户(个)签订承诺书,逐户(个)张贴禁限用农(兽)药,让每个主体知晓安全生产禁限用知识,并认真严格落实。各村(社区)协管员,要深入规模经营主体,开展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实施指导,帮助提高认识,增强自律。
五、强化督导。根据方案要求,联合成立督导组,对网格化管理的监管员、协管员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通过督查,指导基层按照要求,做细做实各项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帮助解决。同时开展好调研,摸清摸透实情,梳理工作思路,针对性的制定政策,为提升下一步工作质量注入新的鲜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