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草长莺飞。3月12日,在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仙女镇等地多家草莓园看到,红扑扑的草莓香气四溢、硕大诱人,吸引了周边村民和城区市民前来采摘。
在扬州大学等高校科技赋能之下,这里不少草莓园采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采摘草莓就像逛超市一样便捷卫生,草莓“含金量”不断提高,种植户脸上洋溢出对“莓”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这几年引进的草莓新品种很多,有‘红颜’、‘隋珠’、‘章姬’、‘桃薰’……”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大力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依托扬州大学专家团队打造“草莓架式栽培技术体系”,持续推动草莓产业做大做强。
架式栽培技术主要为三种栽培模式。一是“A”字型栽培,栽培架分三层五个栽培槽,这种栽培方式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适合观光采摘,经济效益可观;其次是“品”字型栽培,分两层三个栽培槽,空间利用率较高,成本相对适中;此外,还有单层架式栽培,这种架式光照度好,草莓品质高,同时这种架子拆装方便,成本较低,经济实惠。
“草莓采摘区的灌溉采用了‘渗透膜技术’,草莓‘喝’的水经过了六道渗透膜过滤,比平时人喝的水还讲究。” 江都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吴桥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除架式栽培技术以外,基质栽培技术、脱毒种苗技术、熊蜂授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都已运用在草莓种植上。
江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科技草莓”借助旅行博主、抖音达人的力量进行了直播和推介,在扬州周边的上海、南京、安徽等地“圈粉”无数,赚足了人气和眼球。一些稀缺品种草莓的采摘价格已达每斤百元以上,有的品种借助网络平台销售,达到20—30元/粒,草莓附加值在高科技“加持”下持续攀升,助力种植户增产增收,助推全区乡村振兴提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