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米袋子”党政同责,大力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任务完成。3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王松云副局长带队组织阳朔县相关人员到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进行调研,并就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行对接。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灌阳以来,超级再生稻等科研成果为我市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贡献,示范基地采用“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措施,以“旺根健体、促源畅流”为攻关路线,集成水稻水气平衡栽培、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配套实施施好促芽肥、间歇灌水、看芽留桩、及时放水补肥、化学调控等再生稻栽培技术,形成了“一季超级稻+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灌阳一季稻加再生稻亩产已经突破1500公斤,实现了‘吨半稻’梦想。
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更好的促进阳朔县遇龙河景区农旅结合项目,实现“钱粮”双收,在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下,阳朔县覃丽虹副县长一行6人到灌阳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就超级再生稻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进行对接。对接会上,市农业农村局、阳朔县、灌阳县就技术推广和品种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了协议,取得了较好效果。

对接会

参观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