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我市加速“孵化池”建设 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我市加速“孵化池”建设 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来源:营口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3-15 作者:佚名

  我市坚持党建领航,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手段、深化机制体制建设,稳步推进实施“营口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孵化工程”,带动、引导全市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2018年成立营口市国双米业有限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科研机构+农户”模式,生产经营香稻。经过三年发展,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村集体累计盈利近30万元。村集体连续三年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分发福利。今年,占地2300平方米的粮谷加工厂正在筹备建设中。

  老边区边城镇双井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东楠介绍说:“村里引进碾米机、去石机等设备,用于稻谷脱壳加工、仓储以及大米真空包装,通过打造‘水稻种植—粮谷加工—大米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预计年底前可以投入使用。既可以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又可以把更多的利润留在村里。”

  双井子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只是我市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盯紧、抓牢集体经济项目的“选、育、管、服”,不断优化、释放“孵化池”的项目孵化功能。以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为重点,自下而上通过村“四议一审两公开”立项、乡镇初核、县(市)区自评、市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等程序,以公开竞争方式吸纳孵化项目390个。同时优化资金扶持功能,根据集体经济项目规模,为每个项目提供30—200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

  我市还注重从产调、品牌、营销、权益保障等多点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上快车。目前,盖州市集中建设13个“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区、大石桥市周家镇全镇推广大红袍李子等集体经济项目,加速“一镇一业”建设进程,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我市创造性打造集体经济项目“孵化池”,先后争取各级扶持资金2.5亿元,共培育集体经济项目390个,提前一年完成288个“空壳村”的消灭任务。我市的“红旗葡萄”“国双米业”等精品项目都已走向全国市场,取得了良好成效。


原文链接:http://nyncj.yingkou.gov.cn/001/20220309/7d978f2d-be39-439e-875b-94003f7eb9cb.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