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桂林市农业农村局是正处级市政府工作部门,核定行政编制73名,机关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5名,内设20个科室。核定处级领导领导职数7名,正科级领导职数22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5名。实有行政编制人员73名,机关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3名,处级领导8名。正科级领导19名,副科级领导12名。现有二级巡视员1名,调研员11名。下属二层单位14个,其中: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个,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个,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8个,正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个。2017年以来,共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110名,晋升职级94名。为我市“三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要的做法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并行相关文件。局党组坚持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吃透文件精神,进一步筑牢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防线,积极营造良好选人用人氛围。。
(二)严格履行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在我局的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规范操作程序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做到了严守程序一步不偏,执行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牢牢把握习总书记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严把关口,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形成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三)配优配强科级领导干部。2017—2021年,我局共选拔任用科级干部110名。2017年全局共选拔任用科级干部23人,其中:局机关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4人;局属二层单位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11人,副科级领导职务8人。2018年全局共选拔任用了科级干部8人,局机关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2人;局属二层单位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1人,副科级领导职务5人。2019年全局共选拔任用了科级干部6人,局机关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5人,副科级领导职务1人。2020年全局共选拔任用科级干部28人,局机关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2人,副科级领导职务5人;局属二层单位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16人,副科级领导职务5人。2021年全局共选拔任用了科级干部45人,局机关提拔副科级领导职务4人;局属二层单位提拔正科级领导职务7人,副科级领导职务34人。
(四)稳步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
2019—2021年,全局开展职级晋升94人。2019年,全局共开展职级晋升15人,其中:局机关晋升一级主任科员12人,三级主任3人。2020年,全局共开展职级晋升6人,其中:局机关晋升一级主任科员2人,二级主任科员1人;局属二层参公单位晋升一级主任科员3人。2021年,全局共开展职级晋升73人,其中:局机关晋升四级调研员1人,二级主任科员1人;局属二层参公单位晋升四级调研员6人,一级主任科员20人,二级主任科员5人,三级主任14人,四级主任科员26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目前参公单位人员“只出不进”,我局二层参公单位空编26名,其中:桂林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空编2名,桂林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空编15名,桂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空编7名,桂林市水产技术中心推广站空编2名,导致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紧缺,工作压力大。
(二)局机关及部分二层单位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局统计,局机关总人数76人,35岁以下人员18人,36-50岁19人,50岁以上39人,其中:55以上25人,50岁以上人员占比达总人数的51.32%。市农机化服务中心总人数43人,35岁以下人员2人,36-50岁 18 人,50岁以上23人,其中:55以上10人,50岁以上人员占比达总人数的53.49%。桂林市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渔业增殖管理站总人数19人,35岁以下人员0人,36-50岁7人,50岁以上12人,其中:55以上10人,50岁以上人员占比达总人数的63.16%。
(三)干部职工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力度不够。近年来,由于受新冠疫情防控及财政经费缩减的影响,我局的干部培训基本只能局限在整合其他业务部门的市内技术培训,计划每年一次的到外省知名高校培训不能开展。导致干部职工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提升受限,对外市、外省及国外的农业农村工作中的新做法、新思路、新技术不能及时学习和推广。
(四)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还不够,局机关及部分二层单位农业农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局机关公务员73名,具有农业农村相关专业学历的人员只有33名,只占总人数比列的45.21 %;市农机化服务中心总人数 43 人,具有农机相关专业学历的人员只有 16 名,只占总人数比列的 37.2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总人数77人,具有农业、农机、法律等相关专业学历的人员只有39名,只占总人数比列的50.6%;桂林市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渔业增殖管理站总人数19人,具有渔业相关专业学历的人员只有9名,只占总人数比列的47.37%。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较难。2020年我局计划公开招聘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6名,实际到位4人;2021年计划公开招聘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6名,实际到位1人。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引进还不能满足我市现代农业高速发展需求。
(六)在干部培养创新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干部培养方面,我们只是跟着市委组织部的步伐,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基层挂职锻炼,选送干部到市委党校学习,开展技术和综合能力培训等途径培养干部,未能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创新干部培养方式方法,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
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目前参公单位人员“只出不进”,我局二层参公单位空编26名。主要原因:目前我局4个二层单位重申参公单位的请求还未得到自治区公务员局批复,还不给他们进人。整改措施:尽快摸清各单位人员的结构情况,作出三年人才需求计划。一旦进人政策放开,马上采取公招等措施按照三年人才需求计划补充人员。
(二)局机关及部分二层单位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主要原因:2022年机构改革,我局由几个单位合并,27年工龄人员提前退休造成。整改措施:统计今后三年退休人员名单。制定引进年轻干部计划,才取调任、转任、选调和公招等措施,积极引进年轻干部,调优干部年龄结构。
(三))干部职工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力度不够。主要原因:一是受新冠疫情防控及财政经费缩减的影响。二是与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不够充分。三是局属单位培训项目整合力度不够。整改措施:积极与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和经费。二是整合我局局属单位培训项目,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提高干部职工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还不够,局机关及部分二层单位农业农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主要原因:农业农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农业农村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力度不够大。整改措施:作出三年农业农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引进计划,整合各方面力量,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农业农村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农业农村专业技术水平。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较难。主要原因:在上两次高层次人才引进时,对专业要求太窄,造成许多高层次人才因专业不符,无法引进。整改措施:在报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时,适当放宽专业要求,尽量采取大类招聘,积极引进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员,为加快推动桂林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六)在干部培养创新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原因:在干部培养方面思路不够活,没有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努力探索适合本单位的干部培养方法。整改措施:一是依托我局拥有较多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以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农民为载体,深入基层,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与基层实际工作相结合,大力提升我局干部服务农村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创新思路,积极向上级部门沟通,争取选派一些优秀干部到上级或发达地区工作锻炼。
桂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