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2022年襄阳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22年襄阳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3-09 作者:佚名

  

  

  

  综合分析今年全市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作物品种布局、气象趋势预报等因素,预计2022年我市小麦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风险高;小麦条锈病明显轻于去年,油菜菌核病与常年相当;病害发生流行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月上中旬。预计水稻病虫害今年为中等偏重发生,四级中等偏重及以上发生的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主害代、二化螟、水稻纹枯病、感病品种的稻瘟病和稻曲病。

  一、小麦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小麦赤霉病:预计5级大发生。病菌侵染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田间显症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预计今年在4月上中旬出现条锈病和赤霉病病菌叠加侵染发生为害。

  2、小麦条锈病:预计全市2级偏轻发生,汉江流域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迟于常年。

  3、小麦纹枯病:预计4级发生,地势低洼的水田5级大发生。

  4、小麦白粉病:预计2级偏轻发生。

  5、小麦粘虫:预计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

  6、小麦麦圆蜘蛛:预计2级偏轻发生,局部4级中等偏重发生。

  7、小麦蚜虫:预计2级发生,北部岗地局部4级发生。

  主要依据:

  (1)条锈病外地菌源量低。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信息,截止1月底,西南麦区见病点多、局部病情扩展快,总体病情重于2021年同期,但轻于2017—2020年均值。西北麦区及汉水流域麦区病点少、发展慢,总体病情明显轻于2017—2021年同期。汉水流域麦区仅在陕西和湖北2个省4市4县见零星病叶,见病田块面积为0.12万亩。

  (2)本地条锈病菌源量小。截至目前我省仅荆州江陵1月19日见病,我市田间仍未见病,属常年见病偏迟年份;去年为年前的12月10日见病,2020年为年前的12月6日见病。

  (3)小麦纹枯病属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十分丰富。近期市站会同各县市区普查,全市小麦纹枯病发生较常年同期偏轻,但在襄东水田和播种早、长势旺的田块发病较重。全市纹枯病病田率43.31%,病株率平均2.95%。其中枣阳纹枯病病田率58.33%,病株率0-20%,平均3.8%,较历年同期低26.92%。宜城纹枯病病田率25.0%,比历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平均病株率4.5%,比历年高0.6个百分点。襄州纹枯病病田率58.5%,病株率平均2.9%。

  (4)麦圆蜘蛛田间发生普遍,全市整体发生较常年同期偏轻。近期市站会同各县市区普查,全市麦圆蜘蛛有螨田率56.51%,百株螨量0-750头,平均百株螨量为33头。其中枣阳有螨田率63.33%,平均百株螨量为46.5头,比去年同期低60.12%,较近10年同期低47.69%。宜城有螨田率30.0%,比历年同期高8.0个百分点。百株螨量0-200头,平均40.0头,比历年同期高10.0头。襄州有螨田率55.7%,百株螨量为0-314头,平均38头。

  (5)气象及种植因素。目前我市种植小麦品种大部分对赤霉病的抗性较差,同时田间菌源广泛存在。据气象预报,3月降水量鄂西北南部偏多1~2成,平均气温偏高1~2℃;4月降水量鄂西北、鄂北岗地偏多1~3成,平均气温偏高0~1℃。雨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小麦穗期容易遇上连阴雨天气,对赤霉病的暴发流行十分有利。同时3-4月的适宜温度也十分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和纹枯病的发生流行。

  二、油菜病虫发生趋势

  油菜菌核病:预计4级发生,局部感病品种发生程度5级。

  主要依据:

  (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油菜菌核病是我市油菜上重大的常发性病害,适应性强,寄主范围广,油菜田邻近的蔬菜地和油麦轮作的麦田都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来源。

  (2)子囊盘将在3月中下旬进入萌发盛期,与油菜盛花期吻合度较高。

  (3)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差。连作地都将加重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4)天气条件对菌核病发生有利。我市三月雨水偏多1~2成,四月雨水偏多1~3成,平均气温偏高0~1℃,有利于菌核病菌的侵染流行。

  三、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

  1、二化螟:预计一代4级中等偏重发生,局部早插田5级大发生。二代3级中等程度发生。

  2、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预计稻飞虱主害代为4级(中等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3级、局部4级发生。

  3、稻瘟病:预计3级(中等程度)发生,常发区的感病品种4级(中等偏重)发生。

  4、稻纹枯病:预计4级(中等偏重)发生,长期灌深水的低洼田5级(大发生)。

  5、稻曲病和穗期综合症:预计局部感病品种4级(中等偏重)发生。

  主要依据:

  (1)二化螟越冬基数仍然属于偏高年份。枣阳二化螟冬后调查亩活虫量1045.2头,比去年增加51.13%,比历年减少5.07%;宜城今年冬后基数亩平虫量870.2头,比去年高20.2头,虫量增加2.4%。襄州区今年冬后基数亩平虫量979.5头,比去年增加42.5%。南漳二化螟冬后调查亩虫量1222头,比去年减少0.3%,比历年高21.5%;老河口二化螟冬后调查亩虫量951.3头,比去年增加55.3%,比历年减少3.1%;谷城二化螟冬后调查亩虫量483头,比去年减少3.3%,比历年增加4.1%;保康二化螟冬后调查亩活虫量3115头,比去年增加9.6%,比历年增加7.4%。

  (2)七、八月份的高温高湿条件适宜纹枯病发生。目前我市种植的绝大多数品种抗性差,一旦水稻抽穗扬花期遭遇阴雨天气,将导致大面积流行。

  四、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

  1、玉米螟:预计一代玉米螟3级发生,主要在春玉米上为害,二代、三代玉米螟3-4级发生。

  2、棉铃虫、粘虫:预计三代、四代棉铃虫3级、局部4级发生,粘虫3级发生。宜城调查,冬前棉铃虫在玉米田越冬蛹量为10.0头/亩,比去年冬前越冬蛹量低45头/亩。粘虫为害高峰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主要为害春玉米和苗期夏玉米。

  3、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纹枯病、瘤黑粉病:预计玉米大、小斑病、锈病4级、局部5级发生;纹枯病4级发生;瘤黑粉病3级发生。

  主要依据:

  (1)病虫基数:枣阳玉米螟冬后百杆虫量16.2头,比去年增加260%,比历年减少34.04%。宜城2月11日在玉米残杆调查,冬后基数为3头/百杆,比去年低3.0头/百杆,比历年低2.0头/百杆。去年玉米成熟定局宜城调查:玉米大斑病:病株率0-8.0%,平均2.4%,比去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病叶率0-1.5%,平均0.4%,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玉米纹枯病:病株率0-10.0%,比去年同期低3.0个百分点。

  (2)玉米生育特点:玉米为高杆作物,在玉米生育中后期玉米植株茎杆高大,不利于防治。

  (3)受气候、品种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去年我市玉米大斑病、锈病、纹枯病发生程度不重,田间病株率、病叶率低,菌源基数较低。

  五、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

  1、棉花棉铃虫:二代中等偏轻发生,三代、四代中等发生。

  2、棉盲蝽:2代2-3级发生,3、4代3-4级发生。

  3、棉叶螨、棉蚜:3级发生,局部4级发生。

  4、红铃虫:1级发生。

  5、枯黄萎病:3-4级发生。

  主要依据:

  (1)越冬基数:棉铃虫冬后基数比历年减少。枣阳调查,冬前基数5.8头/亩。冬后基数5.2头/亩,比去年同期高0.3头/亩,比历年低2.64头/亩。宜城调查,今年冬前棉田未查到越冬基数。棉田冬后基数8.0头/亩,比去年同期低2.0头/亩,比历年低4.0头/亩。

  (2)栽培条件:我市棉花种植模式主要是瓜棉套种,当瓜果上市时,棉田基本不再施药,不利于控制棉铃虫发生为害。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203/t20220303_27332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