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报告
2021年,全国农技中心联合科研、教学系统有关单位,继续组织北京、河北、山西等25个省(区、市)的10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稻飞虱、水稻二化螟、麦蚜、小麦赤霉病、烟粉虱、稻(麦)田杂草等7种一类病虫害、14种二类病虫害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本年度系统测定田间常用51个农药品种(监测对象、涉及农药品种及抗药性分级标准分别见表1—表3),有关病虫草种类及其涉及的农药品种抗药性评估结果如下。
表1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对象、农药品种及监测方法
作物 | 监测 对象 | 监测农药品种 | 监测方法 | 敏感基线依据 |
水稻 | 褐飞虱 | 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三氟苯嘧啶、噻嗪酮、毒死蜱、吡蚜酮 | 稻茎浸渍法 稻苗浸渍法 | NY/T 1708—2009 |
白背飞虱 | 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噻嗪酮、毒死蜱、吡蚜酮 | 稻茎浸渍法 | NY/T 3159—2017 | |
灰飞虱 | 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毒死蜱 | 稻苗浸渍法 | NY/T 2622—2014 | |
稻纵卷叶螟 |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 | 稻苗浸渍法 | 南京农业大学提供 | |
二化螟 |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 | 点滴法 稻苗浸渍法 | NY/T 2058—2014 | |
稻瘟病 |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 | 菌丝生长速率 区分剂量法 | 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 |
恶苗病 | 氰烯菌酯 | 菌丝生长速率 抑制法 | 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 |
稗草 | 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 | 整株栽培法 | NY/T 2728—2015 | |
千金子 | 氰氟草酯 | 整株栽培法 |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 |
小麦 | 麦蚜 | 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胺腈、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 | 玻璃管药膜法 | NY/T 2726—2015 |
赤霉病 | 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 | 菌丝生长速率 抑制法 | 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提供 | |
节节麦 | 甲基二磺隆 | 整株生物测定法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 |
雀 麦 | 啶磺草胺 | 整株生物测定法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 |
菵草 | 炔草酯、甲基二磺隆 | 整株生物测定法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 |
多花黑麦草 | 炔草酯、甲基二磺隆 | 整株生物测定法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 |
玉 米 | 草地贪夜蛾 | 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 | 饲料药膜法 点滴法 |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提供 |
棉 花 | 棉铃虫 | 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浸叶接虫法 | NY/T 2916—2016 |
棉 蚜 | 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丁硫克百威、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 | 浸叶接虫法 | 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 |
蔬菜 | 小菜蛾 | 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虫螨腈、多杀霉素 | 浸叶接虫法 | NY/T 2360—2013 |
甜菜夜蛾 | 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氧虫酰肼、多杀霉素 | 浸叶接虫法 | NY/T 2361—2013 | |
烟粉虱 | 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噻虫嗪 | 琼脂保湿浸叶法 浸茎系统测定法 | NY/T 2727—2015 | |
二斑叶螨 | 阿维菌素、腈吡螨酯、联苯肼酯、乙唑螨腈、哒螨灵、丁氟螨酯 | 琼脂保湿浸叶法 | NY/T 3539—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