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2021年全市水稻生产成效,规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1月19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市水稻生产技术总结会议,各县级市、区农技推广中心(作栽站)负责人、水稻生产技术骨干共3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了扬州大学戴其根教授到会指导。
会上,各县级市、区从2021年水稻生产基本情况、效益分析、气候与苗情分析、主要工作、存在问题、2022年水稻生产工作打算等方面作了交流。戴其根教授表示,苏州的水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产能大、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全省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他建议,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稻米产业发展要走中高端路线,并推荐了省内外高端稻米打造方案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
市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对全市水稻生产进行了总结,2021年各地按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要求,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服务生产,全年水稻种植面积107.42万亩,单产614.21kg/亩,总产65.98万吨,水稻面积和总产是近五年来最高的一年,有效的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的提升。2022年苏州水稻生产要狠抓三个方面,一是要利用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平台,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应用,狠抓典型,带动周边提质增效;二是要继续大力推广机插缓混侧深施肥技术,从政策制定、技术攻关、示范带动等方面推进,结合农户意愿,进一步扩大全市技术应用面积;三是持续推进“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大米品牌发展意识,全力打造苏州高端稻米全产业链,实现富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