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地与地理分布
皮埃蒙特牛原产于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区的都灵等地。原为役用牛,经长期选育,现已成为生产性能优良的专门化品种。皮埃蒙特牛因其具有双肌肉基因,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终端父本,已被世界20多个国家引进,用于杂交改良。我国现在10余个省、市推广应用。
二、品种特征
皮埃蒙特牛为肉乳兼用品种,被毛白晕色。公牛在性成熟时颈部、眼圈和四肢下部为黑色。母牛为全白,有的个别眼圈、耳廊四周为黑色。角型为平出微前弯,角尖黑色。体型较大,体躯呈圆筒状,肌肉高度发达。成年公、母体高分别为143厘米、130厘米。犊牛出生重公牛犊41.3公斤,母牛犊38.7公斤。肉用性能十分突出,其育肥平均日增重1500克(1360-1657克),生长速度为肉用品种之首。公牛屠宰适期为550-600公斤活重,一般在15-18月龄即可达到此值。母牛14-15月龄体重可达400-450公斤。肉质细嫩,屠宰率(平均66%)与瘦肉率(84.13%)特别高,比较适合国际牛肉消费市场的需求。胴体瘦肉量高达340公斤,其肉内脂肪含量低,比一般牛肉低30%,当夏洛莱牛眼肌面积达107.9平方厘米时,皮埃蒙特牛达121.8平方厘米。泌乳期平均产奶量为3500公斤,乳脂率4.17%。该品种作为肉用牛种有较高的泌乳能力,280天泌乳量为2000-3000千克。改良黄牛其母性后代的泌乳能力有所提高。皮埃蒙特牛与西门塔尔牛和本地牛的三元杂交组织的后代,在生长速度和肉用体型上都有父本的特征。与荷斯坦牛的杂交公牛12月龄活重为451公斤,平均日增重在1197克,屠宰率61.4%;与黄牛杂交,公犊在适度肥育的情况下,18月龄可达496公斤,眼肌面积114平方厘米,生长速度达国内肉牛领先水平。
三、生产性能
该品种牛肉用性能好,成年公牛体高140厘米,体重800千克;成年母牛体高130厘米,体重500千克。育肥效果良好,尤其是早期增重快,0-4月龄日增重为1.3-1.5千克,饲料利用率高,成本低,肉质好。周岁公牛体重400-430千克,12-15月龄体重达400-500千克,每增重1千克体重消耗精料3.1-3.5千克。有相关研究测定该品种牛屠宰率达72.8%,净肉率66.2%,瘦肉率84.1%,骨肉比1:7.35。
四、杂交利用效果
1986年我国接受意大利赠送的皮埃蒙特牛精液与胚胎与南阳牛杂交,生育了最初少数纯种皮埃蒙特牛后,开始在全国推广,效果良好。皮南杂交一代牛初生重平均35.0千克,比南阳牛增长5.0千克,8月龄平均断奶体重197千克,18月龄体重479千克,日增重0.96千克,屠宰率61.4%(平均能提高10%以上的屠宰率),净肉率53.8%,而且肉质明显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