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领导重视促提升。县领导多次深入到乡镇督导、暗访,现场一线指挥整治行动,强力推进工作开展。每周召开一次整治行动加压调度会,对集中整治行动进行安排部署。
二是宣传发动造氛围。利用村头大喇叭、宣传车、宣传条幅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和疫情防控,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组织干部群众做好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确保防疫期间辖区环境卫生不留死角,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三是部门联动抓落实。柘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与多部门联合联动,确保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县工作专班办公室成立4个督导组,每天对各乡镇(办事处)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县委、县政府督察局牵头成立2个暗访督查组,县纪委牵头成立了2个问责组,已对2个行动滞后、整治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问责降级,对整治不力的乡镇长进行约谈。
四是阶段整治见成效。按照集中整治行动时间节点,本着先易后难、开展“净”后治“乱”的工作部署,稳步推进整治行动。制定《柘城县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第一阶段“净起来”整治标准及验收办法》,成立专项验收组对“净起来”村庄逐村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村庄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成立5个治乱工作组,协助乡镇整治私搭乱建、残垣断壁,从源头解决“乱”的问题。
五是创新机制谋发展。健全常态化保洁机制,成立第三方保洁公司,验收合格的村庄交由第三方保洁公司进行常态化、制度化、公司化管理。同时,积极同发电厂对接,成立柴草秸秆回收站,既解决柴草乱堆乱放问题,又增加农民收入,推广示范成功经验,带动全县村庄环境整治。
六是多措并举助防疫。加强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工作督导,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垃圾收集转运车辆能够正常运作,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收集转运;保洁人员采取错峰式作业方式对主干街道、背街小巷等场所进行垃圾清理,消除卫生死角。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对垃圾转运车辆、垃圾桶以及公共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严格落实消杀防护措施。配备废弃口罩回收桶,科学处理废弃口罩,防止二次污染,全县配备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2150个。
集中整治行动开始以来,全县已累计张贴标语宣传画2万余张,宣传条幅300个,出动宣传车200余辆,下发督查整改函206份,制作媒体曝光专题片12期。清理陈年垃圾1.6万余吨、黑臭水体655处、柴草堆建筑垃圾堆1166余处,治理坑塘1495个、残垣断壁302处,拆除违法建筑121处,规整广告牌匾319处,规范弱电网线159公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