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绿色牧渔看沅澧 ——常德市现代养殖业发展纪实

绿色牧渔看沅澧 ——常德市现代养殖业发展纪实

来源: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1-04 作者:佚名

  

  第一篇章

  绿色养殖,新时代的坐标

  常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优越的营商环境,为现代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养殖大市,养殖业历来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0年,全市养殖业产值达到416.93亿元,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50.1%,顶起了我市农业经济的半边天,带动数万养殖群众脱贫致富、立业兴村。

  继大湖水殖、惠生农科、金健乳业后,湘佳股份、佳沃食品成功上市,本土上市养殖企业达到5家,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14家养殖企业的畜禽水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平台。全市通过国家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场验收项目的畜禽养殖场共有70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5个;汉寿县和安乡县获得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3个,省级以上苗种场14家。

  过去五年里,常德市政府科学划定畜禽养殖“三区”,集中整治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效益低下、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成立畜禽粪污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表销号,关停禁养区内有污染排放的6600家养殖场(户);全面禁止天然水域的投饵投肥,完成珍珠养殖退养6385户,池塘标准化改造26.58万亩;依法取缔“迷魂阵”20余万米,拆除矮围网围4.89万亩,拆除饮用水源和公共水域网箱1.28万口。

  常德水产品牌不断叫响,“常德甲鱼”、“汉寿甲鱼”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临澧黄花鱼”、“珊珀湖黑鲫”、“珊珀湖草鱼”、“珊珀湖花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书。“大湖牌有机鱼”、“河洲甲鱼”和“仙湖牌甲鱼” 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柳叶湖鳙鱼、鲫鱼、甲鱼获得国家绿色产品称号。河洲甲鱼生态养殖产业园和西湖德人牧业小镇先后被央视报道,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度假、家庭聚会、养生娱乐的绝佳去处。

  新旧动能转换的号角已然吹响,破旧方能立新。常德现代养殖业正在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章

  治污兴废,新时代的课题

  绿色环保、清风拂面,创新才能发展。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牢牢把握“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要素,全力消除“粪便、污水、臭气”三类污染。

  “源头减量”是实现畜禽粪污治理的先决条件。通过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机械清粪和智能温控等工艺,高效收集存储粪污,避免粪污外泄,最大限度减少畜禽场原始粪尿量。

  “过程控制”是畜禽粪污达标排放的刚性需求。常德各大养殖户利用异位发酵床、三级沉淀池、沼气池和生物滤床法,促使固体粪便达标排放、养殖污水净化后循环利用、粪污气味彻底消除。

  “末端利用”是畜禽粪污变废为宝的最佳途径。通过有机肥加工、种养结合,实现畜禽粪污全量还田、还林。

  常德鼓励支持养殖企业先行先试,探索畜禽粪污治理新模式,打造常德式畜禽粪污治理样板,如安乡牧原液体循环利用模式、湘佳牧业生物有机肥生产模式、永昌畜牧沼气厌氧发酵模式,安乡辽西堂生态农牧废气除臭模式、共惠农牧滴灌系统、正大石门分公司污水处理设备,鼎城区对中小养殖场配备玻璃钢化粪池等都成为助推我市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动力。目前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1.8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

  第三篇章

  生态环保,新时代的呼唤

  常来常德,常有所得。一方热土一方情,常德宝地出精品。这里生态和谐、乡情浓厚。现代化园林式的养殖园区绿树成荫、水榭楼台、牛壮猪肥、鸡羊成群,焕发着勃勃生机。清晨的第一杯奶是奶味醇厚的常德鲜奶,上班路上痛快吃一碗麻辣爽口的常德牛肉粉,除夕年夜饭总少不了一钵绕齿留香的桃源黑猪肉,远在异乡打拼也能吃到快递到家原汁原味的石门湘佳土鸡。

  一方江水一方鱼,常德好水出好鱼。北育南美白对虾、南繁纯种中华鳖、东推新品稻荷+,西养有机生态鱼。红烧甲鱼、油焖大虾、清蒸闸蟹、有机鱼汤……见之不忘、思之若狂。

  时代的问卷已然铺开,民族民生的福祉才是主旋律,生态环保的企业才能可持续,健康安全的产品才会有未来。今日的常德养殖业正奋力书写规模化、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篇章,以更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坚定的姿态稳步由养殖大市向养殖强市迈进,用更加合理的布局规划、更加优美的园区环境、更加放心的产品质量、更加绿色的GDP贡献,向沅澧大地的群众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原文链接:https://nyncj.changde.gov.cn/zhdt/gzdt/cddt/content_88386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