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菜薹“大咖”谈卖菜

菜薹“大咖”谈卖菜

来源: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1-04 作者:佚名

  

  近日,记者跟随安乡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行,走访该县种植菜薹的几位“大咖”。

  很快,我们到达了安乡县下渔口镇同兴社区的盛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本营”。只见女工们忙着将摘下的新鲜白、红菜薹称重捆绑;男工们将一车车装好的菜薹运进冷库;偶尔来了几位开车送菜的大户,自己搬菜称重,主管登记在册。看见我们,合作社理事长李峰一脸笑意地迎了上来。

  “听说最近菜薹价格不太好,对你们影响大不大?”记者发问。

  “还好呢!今天又回到一元多了,这是市场的正常波动。”李峰气定神闲地说。

  39岁的李峰回家乡下渔口镇创业前,开过网吧,做过海鲜生意。第一次接触菜薹时,他收了一车近万斤的菜薹,拉去广州卖,只赚了800元,第二次他又收了同样的货去卖,赚了8000元。两次卖菜,他体会到销售渠道和时机的重要性。随后,他成立合作社,开始种菜。第一年,他流转了60亩土地。随着市场的拓宽,李峰稳步扩大基地,从60亩到现在的1800亩,全部种菜薹。

  李峰说,他们的菜薹基本都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和他一起结伴去广州卖菜的还有同县陈家嘴镇的熊坤武和安康乡的王明军,他们的基地都在1000亩以上。多年来,他们销售的安乡菜薹,品质好、供货稳,已经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只要是我们安乡运去的菜薹,好多老板都不用开箱检测。”李峰骄傲地说。

  在三岔河镇驿码头村的菜薹基地里,50多名“娘子军”穿梭在“绿色海洋”里,乐此不疲。

  “在家门口做事,一天100元,一年6个多月有事做,一年平均收入2万元以上。”基地老板——嘉盛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利辉介绍,菜薹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每年合作社的菜薹收入80%是付给老百姓的务工收入。

  嘉盛蔬菜还是安乡县第一家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证单位。孙利辉在种菜薹之前做乳制品销售,已经是一个地区的总经销。他说,卖菜薹和卖牛奶一样,他最看重的是选品和质量。

  在种子的选择上,他们主要和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蔬菜研究所合作,选用了一些适合市场且优秀的新品种,例如从武汉引种的西兰苔和从潮汕引种的红芥兰,都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孙利辉说,他们会请专业的农技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培管菜薹的每个生长环节。“我们每一箱蔬菜上面都有二维码,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地。”在合作社的严格把控下,嘉盛蔬菜的菜薹已经上架到了沿海地区不少大型商超,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安乡县,像李峰和孙利辉一样,专业种植菜薹的合作社和农企有20多家,年播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2015年以来,安乡菜薹逐渐走上一条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已占领广东市场的“半壁江山”。

  


原文链接:https://nyncj.changde.gov.cn/zhdt/gzdt/cddt/content_88437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