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匹颜色
马匹颜色是指马体被毛和保护毛的颜色。被毛是分布于马体表面的短毛;保护毛指鬃、鬣、尾和距毛,也称长毛。马体上不仅被毛本身可出现多种毛色,而且还因保护毛与被毛间在毛色上存在的多种差异,致使马的毛色较其他家畜复杂,由此而成为个体特征的重要标志。
马的毛色除可表现马的俊美之外,也是个体身份鉴别的重要依据。毛色可以反映一匹马的品种特征、性能状态、遗传特点和健康状态等,常常以毛色作为决定马匹选种的依据,来进行选配工作。马匹毛色种类繁复,有的毛色易于区分,有些则很难辨别,目前有多种毛色分类标准,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毛色分为两大类,即单色和复色。单色指的是全身被毛只为一种颜色,尾毛鬃毛颜色只作为详细分类的依据,单色毛包括栗毛、骝毛、黑毛、白毛等。复毛色指的是被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构成,如青毛、花毛、沙毛、斑点毛等。下面做一详细介绍:
1、黑色
黑马最简单,马全身被毛和长毛都是黑色,没有任何其他颜色。根据黑色的深浅分为三种:纯黑、淡黑和绣黑。
纯黑是具有光泽的黑色,又称“骊”。绣黑是指毛尖稍有红色,看起来像铁锈一样。
2、白色
白马的特点是被毛和长毛均为乳白色,眼、皮肤和蹄壁多因缺少色素而呈肉色。
3、栗色
栗色,即深红棕色,类似熟栗子皮的颜色。
栗色的马最为常见。被毛红色叫红栗,又称“枣红马”、“赤马”;被毛黄色长毛稍淡叫黄栗,又称“黄膘”;被毛淡黄长毛稍白叫淡栗,又称“银鬃”。
4、骝色
骝色指的是长毛(鬃毛和尾毛)、四肢下部为黑色的马,其中四肢下部的黑色经常出现白色区域。
根据被毛颜色的不同,骝色马又分为红骝(又称枣骝)、黄骝、黑骝等。被毛为红色,长毛和四肢以下为黑色的就叫红骝。以此类推,被毛为黑色,长毛和四肢以下为黑色的应该叫黑骝,但是黑骝和黑马的区别是黑骝口、鼻和眼睛周围的毛色较淡,呈茶褐色或灰白色。
5、青色
青马指的是全身被毛和长毛均为黑白毛混合。特点是年幼时黑多白少,随着年龄增长,变成黑少白多,老龄时甚至全身都白了,此时与白马的区别是眼、皮肤和蹄壁均有色素。
根据白毛的多少,青马又分为铁青(年幼时黑多白少)、菊花青(黑白相间的菊花花纹)、红青(黑白混合+毛尖稍红)、斑点青(10岁左右)和白青(老龄时黑少白多)。
6、兔褐毛
所谓兔褐色其实就是指像兔毛一样的暗褐色。被毛可以是栗骝黄灰青,长毛内部为黑色,表面颜色同被毛。
兔褐毛有两个重要特点:背线和四肢下部接近黑色(有的前膝有虎斑)。如果四肢下部和长毛都是黑色的话,有人可能会误认为是骝色,此时就要看有没有背线,有背线就是兔褐毛,没有背线就是骝毛。
7、花毛
“花”指的是白斑。花毛就是全身散布大小不等的白斑。
在黑、栗、骝、青、兔褐基础上有白斑的马分别叫黑花、栗花、骝花、青花和兔褐花。
8、沙毛
“沙”指的是少量白毛。沙毛就是全身散布少量白毛。在栗骝青基础上有少量白毛的马分别叫栗沙、骝沙和青沙。
在兔褐和银鬃马身上有少量白毛的话就叫兔褐沙、银鬃沙。
9、斑点马
斑点马指的是在白毛马的基础上全身分布斑点的马。斑点马就像斑点狗一样,在美国已经被定向培育成一个品种。
二、马匹特征
马匹特征是指马匹头上的星、流星、广流星等特征,以及马匹腿上的踢冠白、系白、短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