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渔业生产中,了解鱼类发病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发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导致鱼类发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鱼体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差。内因是主要的因素,外因则是内因发生变化的条件。如果环境恶劣,鱼类营养不良、体质瘦弱、抗病能力下降,加上操作不慎而造成鱼体受伤后,这时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就会乘机浸染寄生,导致鱼类发病。
二、久不清塘或清塘不得法。养鱼池常年投饲施肥,池底的淤泥越积越厚,如不经常清理消毒,淤泥中就会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等,一旦外界环境因素适宜时,它们就会大量繁衍,寄生鱼体,导致鱼类得病,所以清塘不彻底的鱼池发病率相对高得多。
三、投饲施肥不得当。平时在投饲时,如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或者投饲时多时少,或者冬季停食过长、春季大量投饲等,均可引起鱼类发病。施肥时,投放大量未经发酵的粪肥或肥料数量过大,池水过肥,引起水中缺氧,水质恶化,也可能直接引起池鱼发病或死亡。
四、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不合理。鱼种放养密度过大,得不到足够的饵料,就会产生营养不良,体质下降,鱼的抗病能力减弱导致发病。
五、未按规定消毒。放养前的鱼苗、鱼种和所用渔具未进行严格消毒,带进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或由养鱼的水源带进了病原体。
六、病死鱼处理不严密。对病鱼和死鱼不及时进行处理,甚至将其乱丢在未发病的池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