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土布不土、“布布”生花,乡土民俗展演走进周浦公园

土布不土、“布布”生花,乡土民俗展演走进周浦公园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时间:2021-11-01 作者:佚名

    □通讯员 陈军贤

    你见过乡村老妈妈穿着土布衣服跳现代伦巴、恰恰舞吗?你见过老妈妈们穿着土布衣服走台步吗?你见过明清时期十六两制的红木大木杆秤吗?10月23日,以“土布不土,土布生花”为主要亮点的乡土民俗进入周浦公园展演,浦东周浦镇第57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由此展开。

    活动当天,12位头裹土布头巾、上穿老布扯襟衫、下穿土布裤子、脚着丝绒花布鞋的老妈妈在进行土布腰鼓表演,她们仿佛置身于乡村的田野上,浑身透出一股厚实有劲的乡土味。腰间的红绸带飞扬起来,“咚咚咚”地奏响着金秋十月的丰收情怀。老妈妈土布走秀也有看头。她们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握着镰刀,有的擎着沉甸甸的稻穗,走起台步来不亚于专业演员.她们一脸喜悦,如同行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向游客展示那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和乡村大妈特有的朴实气质,透现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现场8位老妈妈还穿着老布服装跳起了现代的伦巴舞和恰恰舞。轻快优美的舞姿,秀出了乡土土布服装的无穷魅力。乡村大妈的生活也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尚相融,使游客们连连拍手,赞扬声此起彼伏。

    在公园的美术馆内,“土布不土,布布生花”的非遗土布创意展同时进行。老妈妈们的土布走秀也走进了美术馆,与馆内的土布服饰创意展交相辉映,把展演会推向了高潮。

    这届展会亮点多多,精彩纷呈。辖区内的收藏爱好者潘建荣,在这里展示了100多杆明清时期十六两制的红木杆秤,其中大都是宣统年间和光绪年间的老秤。这些老秤都是以十六两为一斤,八两为半斤,在秤杆的顶部和两旁则都钉有秤星。有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请潘师傅现场称重……

    红红火火的剪纸展台前也是人头攒动。澧溪中学学生剪纸队的队员们在老师的指点下,正灵巧地刻动着手中小刀,转眼之间,一幅幅刻纸作品跃动在他们的手中,令观看者惊叹不已。该校以“新君子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建设,成立了澧溪中学“君巧剪纸社”。在艺术辅导员傅文首老师带领下,美术组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形成了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除了学习传统的剪纸刻纸刀法之外,还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同学们在学剪刻剪纸的过程中,学会将照片处理肖像剪纸,将剪纸作为模板印制到体恤、包包等,形成一些文创产品,增加了学中做的乐趣,使艺术作品生活化。

    此刻,那纯厚如歌的“削刀磨剪刀”吆喝声由远而近传来。这是磨刀剪的师傅来展演会表演精湛的技艺了。该师傅王兴荣头戴旧草帽,身穿旧粗布衣,骑着一辆“老坦克”旧自行车来的,展示着老艺人特有的乡土风采。他四十多年如一日,穿巷走村热情为群众磨刀剪,人们听惯了他富有磁性的亲热的“削刀磨剪刀”的吆喝声。“削刀磨剪刀”不仅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展演会还有歌舞表演、萨克斯合独奏、笛子独奏、沪剧表演唱等节目。这届民俗文化展示会是由周浦镇人民政府主办、周浦企业文化促进会承办。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11101/fc059fad831b468d87bfddb3e890243a.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