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 月19日,乌兰察布市农牧局组织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农林业科学研究所等专家,对乌兰察布市畜牧工作站和内蒙古大学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完成的“舍饲肉羊降脂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进行成果鉴定。
本项目引进纯种东佛里生冷冻胚胎及种公羊,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扩大群体数量。以东佛里生羊为父本、本地寒羊为母本,通过杂交改良技术,对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质改善情况与杜寒、澳寒、寒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东寒”杂交后代产羔率高、产肉性能好、泌乳性能强、尾脂率低且适合舍饲的特点。同时,开展同期发情技术优化、人工授精站运行模式创新、绵羊精液高渗低温保存技术研究、舍饲肉羊低成本饲喂技术推广以及舍饲肉羊管理配套设施研发应用等,总结形成舍饲肉羊降脂增效综合推广应用体系和相关技术的优化研发成果。
鉴定委员会在乌兰察布市农牧局会议室听取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和经济效益报告,认真审阅相关资料,经过质疑答辩,结合去察右前旗现场实测情况,认为提交的鉴定材料和相关文件齐全、完整,现场测试过程和结果符合要求;东寒杂交后代生长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均表现优良,为进一步培育多肉、多羔、多奶、低脂的舍饲肉羊品种类群奠定了基础;研发出绵羊“精液高渗低温保存稀释液”,有利于提高生产杂交模式的效率。创新了“舍饲肉羊降脂增效综合技术”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项目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等地区推广应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对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农区肉羊养殖提质增效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