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全市农技推广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自余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唐德新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气象灾害、病虫害等多重影响,市县农技部门按照“抓试验、重示范、强推广、促成效”的思路,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在农业生产、技术服务、试验示范、队伍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创办了“安康农技推广”公众号,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油菜硒菜薹标准综合体》团体标准,开展了水培和营养枕栽培技术、魔芋病害研究等试验示范,线上线下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截止7月底,全市夏粮收获面积达121.43万亩、产量24.59万吨,同比增长0.33%、0.85%,已完成秋粮播种217万亩,同比增长0.8%。油菜收获面积85.58万亩、产量11.71万吨,同比增长1.39%和3.27%;引进紫罐茄子等蔬菜新品种35个,蔬菜及食用菌面积达65.67万亩、产量68.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53%和3.03%;新建茶园1.29万亩、低改茶园4.87万亩,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64.5%和97.4%;新增魔芋面积5.21万亩,总面积突破60万亩。
会议指出,市县农技推广单位作为承担全市粮油菜、茶果芋、土肥、植保等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仅承担了种植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也是保障农业农村职能发挥的重要支撑,在全市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继续做好新时代的农技推广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要聚焦主导产业抓落实。要聚焦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和县域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各环节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推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让产业效益变成农民收益。二要聚焦典型示范抓落实。要以科技推广大服务活动为载体,持续抓好技术集成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三要聚焦项目资金抓落实。要加强对接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不断加大现有项目推进力度和来年项目争取力度,增强发展动力,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四要聚焦推广创新抓落实。要在技术推广服务理念上创新,在服务方式方法上创新,在精准精细上求突破,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以实施三大“农技行动”为引领,强化四级体系联动,奋力推动全市农技推广工作提质增效。一要守好稳粮保供底线。要紧紧围绕全市粮油菜、茶果芋稳产保供目标,加大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成果转化力度,实现强科技提单产、保面积稳总产。二要把牢绿色发展主线。要坚决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按照“两减少四提升一巩固”的工作要求,突出“改、培、保、控”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突出“控、替、精、统”提高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三要扭住体系建设高线。要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横向联合强主体,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争创新作为,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纵向联动强主线,在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上做到四级联动,不断提升科技示范推广效果;强化宣传聚共识,积极推广应用“安康农技推广”微信公众号,做到线下有作为、线上有声音。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站位,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时代农技推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市县农技部门是农业科技推广中坚力量,承担着科技兴农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扛牢政治责任,主动履职尽责。二要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提升全市农业科技水平。要聚焦粮食、蔬菜、茶叶、魔芋、中药材、食用菌、桑果、生态环保等农业发展工作,围绕粮食生产、蔬菜保供、重点产业发展、农业环保、职业农民培育、秋播秋种、撂荒地治理、农业园区、防灾救灾减灾等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实现科技提效。三要强化学习,提升本领,努力锻造一支高水平的农技队伍。要按照德才兼备和“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培养干部、带好队伍,要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学促干、以帮带新,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努力锻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新时代高素质农技推广专业队伍。
会上,各县(区)分别就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打算做了交流发言,市农技中心分管领导就分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农技站长、恒口示范区社会保障与农技中心及市农技中心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