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六枝特区多举措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六枝特区多举措推进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来源: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1-09-02 作者:佚名

  

  

  食用菌产业是六枝特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十大特色产业之一,是六枝特区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对食用菌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食用菌产业必须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截至7月,全区累计完成食用菌种植4120亩(万棒),累计产量1.36万吨,产值产值1.34亿元。

  一、强化组织领导

  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推进方案,调整了区级领导领衔食用菌产业工作,调整和充实食用菌专班工作力量,强化工作调度,制定和落实食用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搞好各项服务,促进我区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强化标准生产

  紧盯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产业管护差、产业链条弱、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低等难点问题,通过采取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管护水平提升等针对性措施,组织相关专家制定生产标准,引导食用菌种植企业进一步优化品种选择、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种植和管护,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效益。

  三、强化规模发展

  一是分解目标任务。根据市级下达目标任务,强化目标导向,将7000万棒(亩)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个季度,其中一季度1600万棒(亩),二季度1700万棒(亩),三季度1500万棒(亩),四季度2200万棒(亩)。二是明确种植主体。主要种植企业有6家,其中:贵州上善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标任务2600万棒(亩)、贵州豪茂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800万棒(亩)、贵州润瑞菌业有限责任公司300万棒(亩)、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00万棒(亩)、贵州阿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万棒(亩)、六枝特区斗隆盛农业发展公司400万棒(亩);合作社共6家,其中:六枝特区南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00万棒(亩)、六枝特区岩脚老竹林种养殖合作社200万棒(亩)、六枝特区新院村合作社150万棒(亩)、六枝特区斗隆盛农业发展公司、六枝特区群志农民专业合作社150万棒(亩)、六枝特区盛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万棒(亩)、六枝特区富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万棒(亩);其他种植大户共1200万棒(亩)。

  四、强化品牌建设

  选择市场需求量大和经济效益好的食用菌种类和品种,以高品质、高效益羊肚菌、红托竹荪、香菇七河9号、三友T2为主,打造六枝食用菌高品质产品。坚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加大对我区食用菌品牌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上善和”“凉都好菇娘”“菌之缘”“鸿霖山”“蛋生花”等主导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以良好的产品品质为核心塑造知名品牌、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

  五、强化主体培育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以财政资金和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将六枝特区食用菌产业由政府主导逐步转变为市场和社会引领,提升从生产到销售的组织化运营和管理水平。全区已培育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28家(企业10家、合作社11个、种植场3个、种植大户4户)。现有龙头企业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六枝特区强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六枝特区南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原文链接:http://snyncj.gzlps.gov.cn/gzdt_42339/xqdt_42341/202108/t20210826_69777542.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