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资讯>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 清廉润乡风 峡江添秀色

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 清廉润乡风 峡江添秀色

来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4-03-30 作者:佚名

  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位于清江北岸、景阳关口之下,是野三峡景区黄鹤桥与蝴蝶岩两个4A级景点的连接线。这里物产丰富,清江柑橘、景阳薄壳核桃、富硒稻米、景阳鸡等盛名远扬,特色产业基地达到1200亩,特色产业与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农业观光有机融合。

  今日之大树垭村,正在全方位铺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全景图。茶余饭后,村民们在“农耕文化体验区”散步休憩,感受着清廉村居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好不惬意。

  清廉润乡风,峡江好行船。2023年,大树垭村党支部为“清江画廊”再添秀色:该村获评湖北省清廉村居建设省级典型村。

  精培头雁引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优化村支两委班子结构。在2021年换届选举期间,全村党员推选年轻敢干的九零后黄彩森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让“头雁”作用充分发挥。村支两委老中青三代搭配结构合理,激发“群雁活力”。大树垭村支两委成为一支干实事、敢监督的高效清廉队伍。

  

  建设一支村务监督队伍。由村民选取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廉情监督员,建立一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村务监督队伍。一方面,监督村支两委工作,另一方面,引导村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第一时间收集群众的“烦心事、困难事”,当好民意“收集者”;参与“定向议事”“集体经济”“三务公开”等活动,对村“两委”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当好纪律“监督者”;利用微信、QQ群、抖音等线上平台,宣传国家各项政策,当好政策的“宣传者”;以基层治理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让“廉泉之水”浸润每家每户,当好新时代正能量的“传播者”。

  清廉乡风润心,提升村级治理能力

  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根据景阳镇党委政府全面从严治党相关要求,结合本村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的实际情况,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并张贴上墙。小微权力清单涉及党建、民生等多个领域,明确村纪检委员职责、村监督委员会职责以及村监督委员会成员权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大树垭村坚持“弘扬清廉文化,推动基层治理”原则,抓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这一条主线,深化“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治理体系,组建乡风文明、清廉监督、管水协会、政策宣讲、产业发展、评理说事六支治理小分队,创建集体经济发展、清廉村居、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四个示范工程,着力强组织、搭平台、聚合力、破难题,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赋能乡村振兴。

  搭建共商共治平台。为了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将支部53名党员划分成7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由支部委员、村民代表、乡贤、致富能人组成,并让小组成员按照地域、专长及熟悉度联系群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实现整村全覆盖。通过每月一次交流会,党小组充分收集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引导群众合理诉求,并为基层治理、公共事业、民生建设建言献策。

  文廉协同赋能,夯实清廉文化阵地

  为进一步宣传清廉文化,使全村上下对“清廉”二字入脑入心,大树垭村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扬清廉文化,评选清廉家庭。

  

  挖掘清廉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历史、人文、家规等“清廉因子”,与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实践活动相融合。同时,将清廉文化底蕴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一股清廉之风。

  村庄颜值与清廉氛围“双提升”。经武昌理工学院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利用暑期实践,为大树垭村的农旅融合农耕文化示范区进行设计,充分利用“清廉主题”墙体绘画、微景观等表现形式,将田园风光与清廉文化有机融合,把民风民俗、廉政教育和道德准则传递到各个角落,既美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品位。

  美好环境与清廉景观交相辉映。在大树垭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积极争取资金50余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群众拆除“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净化、美化门前道路、庭院,在庭院添置清廉“微景观”,展示清廉村居建设亮点,形成“家家参与、户户行动”的工作热潮,营造了宜居宜旅、美丽整洁的人居环境。

  农廉融合发展,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依托大树垭村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不断夯实特色农业基础,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提档升级农业产业,打造多功能乡村旅游驿站。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围绕“生态、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对“旅游开发、特色种植、珍稀养殖”等产业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150亩小微生态观光园,做响柑橘、玉皇柚、薄壳核桃、景阳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以石坝移民小区为中心,完善民宿农家乐一条街,发展农家乐餐饮、住宿以及盆景专业户,建成吃、住、游一体化的乡村游客驿站。

  盘活闲置资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有效盘活闲置资源,成立晨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农业板块专属经营。由支部6名党员、7名代表带头,带动53名群众,流转“龙潭湾”闲置土地150亩,以轮作的方式种植富硒泉水稻和富硒油菜,同时新建大米加工厂,做响“清江珍米”品牌,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供-销”三大环节的有机衔接。2023年,稻谷产量达10万斤,生产优质大米6万斤,创产值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

  


原文链接:http://nyj.enshi.gov.cn/xslb/202403/t20240326_15632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