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正在进行田间管理。
全媒体记者 卢树彬 通讯员 佘高慧
眼下,正值马铃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3月14日,在恩施市三岔镇河湾村,满载农资的货车穿梭,田地里数十台微耕机忙着整地作业。
翻地、施肥、起垄,三岔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李世雪正手把手示范操作,忙着进行春耕技术指导。
“大豆也能一起种?”“茶薯套种能抑制杂草生长?”“马铃薯种植的幅宽和玉米种植的行距、株距怎么确定?”农户不时发问。
去年,恩施市连线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州农技推广中心指导下,在河湾村发展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取得好收成。“‘薯+玉+豆’宽幅复合种植模式中,马铃薯产量增加30%。”该合作社负责人赵年现介绍。今年,合作社拓展了早熟马铃薯、有机马铃薯和商品薯基地,总面积400亩。
茶树短期内不能见到收益?马铃薯能实现一年一熟?三岔镇莲花池村锚定马铃薯短期效益与茶叶长期用地无收问题,探索“茶园+马铃薯”套种模式,既能抑制杂草生长,还能达到一次管护获得两次效益的效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测产显示,宽幅复合种植模式促进每亩地增收1000元左右。”李世雪说。该模式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可以减少土地空窗期,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是一地多收、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路径。
“以前种庄稼都是凭老经验,用老方法。”马铃薯种植大户吴超武说,“现场培训很及时、很有必要,知识更新了,发展农业更有信心了。”
围绕打造马铃薯特色小镇目标,三岔镇紧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全力开展“农技保姆”下乡助农活动。
实地指导播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监测、防治……为3万亩马铃薯安全生产、绿色防控保驾护航。马铃薯产量逐年提升,种植大户数量显著增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产业发展业态成长起来。
“在‘恩施土豆’品牌引领带动下,大力推广‘薯+玉+豆’宽幅复合种植模式,实现一年三季平衡增产增效。”李世雪说。今年,全镇900余户农户“薯+玉+豆”宽幅复合种植面积达3000亩。
马铃薯的复合种植不仅让产量上涨,也让农户吃上了“旅游饭”。
2019年,恰逢第21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恩施州召开,“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与中国马铃薯大会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乡村旅游的春风吹进三岔镇。
如今,“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已从一村逐渐向全镇扩展开来。“今年的第八届‘土豆花儿开’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将在莲花池村举办。”莲花池村委会副主任胡桂凤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