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一)
技术要点:
水稻秸秆半量的控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为项目区域内水稻收获时水稻留茬高度在10~20cm,其余秸秆打包取出,控制秸秆量不超过30%;另一种留茬高度不够,可以收获后将全部秸秆量的30%粉碎成颗粒(至少小于10cm的颗粒),均匀撒施于地表。使用适宜机械进行深翻,将秸秆翻入地下,在不打破隔水层前提下,翻地深度在20厘米左右,同时进行秋平地,可大幅度减少泡田水的用量。或者直接旋埋还田,旋埋深度不小于20厘米。笠年春季进行打浆作业,具体操作方法是在稻池里进行一趟搅浆整地作业,停车观察搅浆整地后田面状态,如果呈现“花达水”状态,秸秆均匀搅拌在泥中,没有漂浮,这说明泡田水量合适,可以进行搅浆整地。如果是搅浆整地后田面水面成片出现,说明泡田水量过多,地块要先排除多余的水后,再进行搅浆整地。插秧后6月中下旬采用浅~湿~干灌溉技术,而不是传统的稳定水层,即有利于秸秆腐解,也利于充氧壮根。
通化市黑土地保护工作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