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竹代表:
您在四平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利用“数字+”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农市发〔2019〕5号)中提出,要“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作用”。近年来,“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对于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利用互联网畅通销售渠道‘数字+’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建议切实可行,对我市农业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按照农业农村厅统一安排部署,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的通知》(吉农办市发〔2022〕4号)文件精神,2022年双辽市作为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作夯实基础。
(一)建立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充分利用“吉农云”平台以及农村电商、邮政、供销等村级站点的网点优势,以及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的生产、加工、仓储能力,统筹建立市乡村三级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利用社群运营、电商平台运营、短视频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市场,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截至2023年5月末,全市“吉农码”注册59384人,其中普通农户注册51004人,管理者注册7231人,经营主体注册1149人,注册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组织开展全省“吉农码”推广应用工作。为加快全市数字农业建设,我市组织多场培训班有序推进,多点开花。利用小视频、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新媒体宣传渠道,迅速落实“吉农码”的宣传和推广注册。借助数字化通道,为每位村民网上“安家”,一人一码,做到村民知码、懂码、有码、用码,使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就可享受农业专家远程指导、线上产销对接、在线就医等便捷、经济、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同时积极利用“吉农码”平台中的农业品牌专栏,对梨树白猪、梨树九月青豆角、伊通梅花鹿、伊通大米、双辽花生、双辽谷子、铁西黑猪等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
(三)加强网络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印发宣传手册、走访生产经营主体、发放告知书和合格证样板、悬挂条幅等方式极大提高了各生产经营主体合格证制度的知晓率。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治理。整治期间摸排到重点监管生产经营主体214家,出动执法人员1723人次对1859家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巡查检查,发放宣传单l5476张,指导培训30场、421人次,及时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8篇。
(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帮助本地优质农产品企业宣传推广,我市打造了“平地生香”区域公用品牌,我们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四平农产品和“平地生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知度、美誉度、知名度为宗旨,印发《“平地生香”品牌授权使用企业名录》《四平地产农产品品牌名录》,组织企业参加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宣传周(浙江)、吉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圳)宣传推介、第七届中俄博览会、绿博会、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等国内外各大知名农业展会与活动,涵盖了米香、酒香、菜香、肉香、果香、油香、蛋香七大类农产品,并在会上进行产品宣传推介,为我市“平地生香”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搭建了国内外销售和展示的平台。
(五)提高农民网络应用水平。为充分发挥手机在发展农业生产、便利农村生活、传播乡村文化、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数字乡村发展,我市围绕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主题“提升农民数字技能,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结合本市实际,大力推进手机应用与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生活深度融合,广泛组织当地农民在农业农村部官网和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的“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网站专题、“农民学手机”APP、“云上智农”APP和“农民学手机”快手号等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指定平台,开展生产应用、产品购销、公益服务、网络安全等内容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
(六)开展“乡村英才计划·电商技能提升”公益活动。我市积极开展“乡村英才计划·电商技能提升公益活动”。学员们在农产品网络营销等方面掌握了基本技能,如账号定位的原则和方法;账号垂直领域拆分,粉丝画像拆分;人设定位优势和原则以及人设定位八步法;如何策划爆款选题;怎样读懂数据,打造爆款视频标题;投放流量技巧;从零搭建直播间,如何布景,正确科学的使用灯光;如何提升主播互动能力的技巧等。进一步推进了“互联网+”现代农业,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新农具”为农民美好生活插上信息化翅膀,助力数字乡村发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紧紧抓住关键环节,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吉农云”“吉农码”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以现有工程项目为手段,加强产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把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成推动智慧农业农村建设的引领工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策支持。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结合实际制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做好组织推动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农业扶持资金向“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倾斜,落实好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二)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及时总结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包括对市、县、乡、村四级数字平台应用,特别是数字乡村治理、积分制应用,为在全市推广“小塔子模式”以及为全省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加大“吉农码”推广应用力度,通过“吉农码”服务实现农产品出村进城、城乡信息互通等服务。
(三)坚持多措并举,推动便民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利用“吉农码”产销对接平台,销售我市特色农产品;通过“吉农码”数智乡旅创新应用,展现我市乡村美景。利用“吉农码”中“村圈儿”乡镇生活信息服务平台应用,集便民信息、供求信息、庭院农产品销售、公益传播、政府公告、就业招聘等于一体,服务于农村,连接农业市场,激发农民消费热点,拉动乡村实体经济。
(四)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宣传推广工程建设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营造“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长春农博会、中国农交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国家级、省级大型展销活动,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牌省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加深市民对本地品牌的认知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线上线下多并重强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四平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