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年来,东港区陈疃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不断突出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推行全域网格模式、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打造纠纷化解平台、完善关怀照料机制、做实做细志愿服务”五大实招、硬招,在守正创新中架好树牢乡村社会治理的“四梁八柱”,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陈疃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东港区陈疃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依法治理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不断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荣获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镇、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全域网格治理模式。实现乡村善治,强化“智”治是方向。陈疃镇以列入山东省数字乡村试点乡镇为契机,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加快打造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全面建立“党建+数字+网格”治理新模式。一是因地制宜划分网格。按照“就近就便、规模适度、有利治理”原则,结合村庄地域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等情况,将全镇38个村居划分为162个小组网格。二是同步成立网格支部。按照“一网格一党支部(党小组)”模式,整合网格内在册党员,建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党支部或党小组,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兼网格长。三是打造全科网格体系。结合日常工作建立网格员巡查清单,配套建设镇级网格化智能管理系统,对全镇的视频监控、防汛防火、综治平台、智慧党建、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住户及企业水电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网格内全要素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便捷化服务。
二、深化联动机制,筑牢基层应急安全屏障。实现乡村善治,筑牢安全屏障是基础。陈疃镇以建立“15分钟消防救援圈”为目标,全力提高东港区西部四镇及临近区域消防应急、基层医疗保障能力。一方面,搭建消防救援体系。按照镇村联动,区域联防的思路,创新搭建“1+10+X”应急救援体系,在镇驻地建设1处消防救援站,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配备专职消防员20名、消防车2台;在10个中心村建设中型消防救援站,分别配备1台小型消防车及救援物资;在全镇38个村居及重点企业建设微型消防救援站,分别配备消防摩托等应急装备和15—30人的消防应急分队,实现“发生火情,小型站就近调派,消防救援站遂行响应”的联防联动模式。另一方面,搭建医疗急救体系。以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帮扶为契机,投资300余万元,建设陈疃镇医疗急救站,由市120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在完善西部医疗急救配套的同时,在日常院前急救、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及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巨大作用,打通东港区西部院前医疗急救“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法治建设,构建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实现乡村善治,化解矛盾纠纷是核心。陈疃镇积极践行和发展“大事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1(党建领航)+3(公安、司法、信访)+N(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镇级设立“警司访联调中心”,引入劳动仲裁、公证、法院诉前和解等多种手段,集中化解复杂矛盾纠纷、信访积案;村级对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修订完善,将遵规守法、和睦相处、不“非访”写入村规民约,纳入文明户创建内容,就地化解日常邻里矛盾纠纷;网格常态化开展普法、德育宣讲,依托群团组织、社会力量打造“莓香荷韵调解室”等特色调解品牌,源头化解家庭等矛盾纠纷,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建成后,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3起,110纠纷类警情和解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初信初访化解率100%,群众上访量同比下降20%,全镇社会治安已实现连续10年无去省进京上访。
四、深化民生共识,提升弱势群体保障水平。实现乡村善治,做好民生保障是根本。陈疃镇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孤寡留守老人、困境留守儿童、社会散居孤儿等“一老一小”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工作。一方面,织牢养老服务“保障网”。构建以1处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6处小型养老院为网点、12处摆渡爱心食堂+农村幸福院为补充的“1612”养老服务体系,实行“集中供养+分散供养+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农村养老新模式,累计为鳏寡孤独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10万余份。另一方面,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积极开展“阳光护花”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活动,开设老师心理辅导课、家长育儿教育课;引进希望小屋、青春健康俱乐部、小草学堂暑期托管等服务项目,为青少年、老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830余人次;成立陈疃镇爱心基金会,充分挖掘社会慈善资源,向困难儿童、老人提供帮助,搭建起困难群体和社会资源之间的爱心桥梁。
五、凝聚志愿力量,搭建多方协同治理格局。实现乡村善治,融入志愿服务是关键。陈疃镇将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以“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常态长效”为原则,创新打造“莓乡先锋”志愿服务品牌,成立“莓乡力量”“莓乡雏雁”等6支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借助“海曲志愿服务云平台”,组织团委青年志愿者、妇联巾帼志愿者、“爱心食堂”社会志愿者、莓香义警等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法律援助送法到家、文明劝导活动、安全知识进大集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3800余人次。通过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真正让乡村治理动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