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等组成专家组,对如东绿耕元家庭农场205亩湿烂地晚播小麦进行实产验收,亩产达到537.28公斤,高出大面积平均产量20%以上,标志着由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自主研发的稻茬麦简耕秸秆覆盖技术结出了又一硕果。
据技术主要研制者、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副研究员薛亚光介绍,该田块小麦去年11月14日播种,比宜播期迟7-10天,土壤湿烂,秸秆还田难度大。历时10年改进4代,通过与太仓项氏农机合作,成功研发出“全秸秆茬地洁区旋耕智能施肥播种机”,与简化耕作、秸秆行间覆盖种植新技术完美结合,逆势翻盘,喜夺丰收。
“无需全田耕翻,只要在播种行间旋耕,秸秆清分两侧,集中小麦宽行中间,既创新秸秆还田,减少作业能耗,又保证土壤与种子亲密无间,利于小麦根系下扎。”薛亚光介绍说,“只需一台播种机,就能完成秸秆清分、施肥、旋耕、播种、镇压和开沟多项工序,小麦简化耕作、秸秆行间覆盖还田全搞定!”
2020年,该项技术纳入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项目,由南通市农机化推广中心和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共同实施。“我们在如东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曹埠镇,建立了多点核心展示区,在周边以及海门区悦来镇、如皋市白蒲镇等地推广应用,按农时季节跟踪苗情进行技术指导,全程服务、夺取高产。”市农机化推广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陆建表示,该技术不仅小麦耕种时的机械能耗少、作业成本低,而且在多雨年份进行湿烂地抢种,也有明显优势,推广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