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有关县(区)、镇、村、企业代表在会上发言。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发力乡村振兴?
博罗县▶▷“三抓三促”让农村成为幸福家园
近年来,博罗县持续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学谋划,落实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努力让农村成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坚持抓党建强管理,以高效治理促振兴。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介绍,博罗建立健全“村党组织+自治管理单元和经济组织党组织+党员户”三级党建网格、每季度举办县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活动、开展村级集体经济“10万+”系列行动、实施发展村集体经济“十二条”举措等,切实将乡村振兴“主力军”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坚持抓产业强发展,以增效增收促振兴。谢远区介绍,博罗正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省级“一镇一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组建“供销农场”生产合作社,联结小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面向湾区消费大市场,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延伸农产品产、销、供产业链条。
坚持抓示范强引领,以乡村建设促振兴。博罗正集中资源要素,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环罗浮山”“东江画廊”“百里茶香”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垃圾、污水、厕所”补短板工作和“四小园”建设,连片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0%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谢远区表示,博罗将通过引进更多联农带农作用突出、富镇强村效益显著的优质项目,努力实现以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实效。
汝湖镇▶▷“三宜”美丽圩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惠城区汝湖镇以圩镇建设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为中轴线,投入资金达2.6亿元,聚焦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融合,着力打造风貌带、产业带、精品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圩镇取得初步成效。
产业是“美丽圩镇”的主引擎。汝湖镇委书记张文勇介绍,一产方面,汝湖打造甜玉米万亩种植,带动8000多户农户增收;二产方面,与国有企业合作,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建设集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区域农产品交易集散、检测认证等功能于一体加工集聚区,以把甜玉米秸秆有机肥化、饲料化方式,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三产方面,擦亮仍图美食“金牌”,推进美食一条街建设,售卖“酿猪皮”“仍图汤粉”等特色小吃,在体验乡村美食的同时,记住乡愁。
“立足交通优势,串联源茵生态园、白鹭湖、七女湖公园、东江沿线等优质资源,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张文勇介绍,通过举办金秋玉米节、丰收节、玉米盛宴等主题活动,创作玉米要素农耕小品等,逐步打响了惠城汝湖玉米品牌,目前已累计吸引人流超3万人次,在集聚圩镇人气的同时,带动了甜玉米消费,实现了流量经济变增量经济的目标。
在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汝湖奋力前行,但在农业主导产业、乡村治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张文勇表示,汝湖将继续推动乡村振兴、美丽圩镇建设等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努力探索出更多的美丽经济汝湖经验,奋力书写让群众满意的乡村振兴汝湖答卷。
矮光村▶▷通过招商引资走出富民惠民新道路
矮光村位于惠阳区良井镇西南部,有近300年历史,总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约2700人。近年来,矮光村筑好党建“桥头堡”,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成功打造新农村示范片,并通过招商引资,走出了富民惠民新道路。
矮光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仁聘介绍,2018年,矮光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性优势,通过村企合作引进碧桂园开发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项目,以老祠堂、客家围屋、古村落老街以及田园风貌的空间格局为依托,建设形成以宗祠博物馆群、客家民俗文化街、田园度假村、农耕体验农场以及乡村环境风光等的特色小镇,以此带动村内废弃房屋和零散土地整合开发利用。
经过精心打造,水上餐厅、咩咩牧场、墅家玉庐汇度假庄园等农旅项目启动运营,2021年带动村小组集体增收约30万元。矮光村永新小组由一个无人问津的“空心村”蝶变为一个可供百姓休闲、寻根、盛放乡愁的“安乐窝”,游客量大增。
“我们计划升级配套设施,打造高品质度假村庄。”李仁聘表示,为优化旅客体验,矮光村正计划对零散空地进行平整硬化,建设智能停车场以解决周边游客停车难问题。同时,矮光村还计划将小面积的土地承包给周边城市游客,共建家庭农场、开心农场,发展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业,带动旅游消费、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动能。
乐夫农业▶▷“蛋鸡+马铃薯”全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
近年来,惠州市乐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耕“蛋鸡+马铃薯”全产业链,坚持科技引领,实施品牌战略,既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0多项,申请专利近50项。与国内20余家一流高校院所密切协作,打造成为院士、博士工作站的涉农高新技术企业。
在养殖业领域,公司开展青年鸡“代育”服务,解决了养殖户在青年鸡阶段因养殖能力不足导致盈利能力较差的痛点,提高了产蛋率,增加了养殖收入。在种植业领域,采取“蛋鸡+马铃薯”立体循环种养模式,集成绿色技术,利用鸡粪有机肥种植马铃薯1100多亩,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以上,促进了冬种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乐夫农业总经理董平天介绍,公司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投资近5000万元建设高端烘焙生产线,开发蛋糕、糕点加工,并计划与京东、盒马鲜生、华润万家、北京环球影城等全国知名商超、餐饮品牌合作,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及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同时,建立鸡文化、蛋文化博物馆,通过科普教育,注入文化内涵,以文旅观光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董平天表示,乐夫农业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积极履行企业责任,进一步在产业振兴、联农带农等方面深耕发力,为惠州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属于“农业人”的力量。
双丰鱼公司▶▷加工集聚助推粮食产业集群式发展
2018年7月,龙门县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启动建设,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实施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通过加工驱动、服务联农,助推粮食产业集群式发展,既保障了当地粮食安全,又带动了农民增收。
双丰鱼公司总经理刘俊鹏介绍,去年8月,双丰鱼公司率先完成项目工程并建成投产。公司以粮食加工为龙头,在核心加工区建设现代化大米加工生产线1条、烘干线1条,配备全自动的PLC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全自动电脑控制,同时拥有5000立方米冷库,筹建2.5万吨原粮仓库。目前,公司日加工量达200吨,稻谷日烘干量达150吨,年产能5万吨,年产值约1.1亿元,带动其余4家粮食企业陆续进驻核心区,形成粮食加工集群,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双丰鱼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土地流转、订单合作、保价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把种粮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其他农户紧密联结在一起,共同发展粮食生产,拧紧服务联农纽带。目前,双丰鱼公司辐射带动农户2023户种粮约4653亩,复耕撂荒地460亩,2021年收购粮食约1.3万吨,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刘俊鹏表示,双丰鱼公司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丝苗米产业做强做优,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