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三农服务>如何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

如何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

来源:石家庄农业农村信息网 时间:2022-06-14 作者:佚名

  

  寒冬季节,养猪场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母猪不产仔,而是仔猪成活率低,尤其是寒流之后死亡率明显偏高,那么冬季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舍内温度应保持在28℃

  仔猪在断奶和转群等受到应激时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必须强化保温,开启保温灯,垫上保温垫、木板等,使栏舍温度相对断奶前提高3℃以上,达到28℃。

  有些养猪场以为仔猪大了,不需要保温了,以人对温度的感知来确定仔猪环境的温度,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晚上去巡栏就会发现,断奶仔猪全部挤在一堆,猪压着猪睡觉,尤其是断奶后的第一周,这样几天下来,仔猪必然发病。仔猪刚转入保育舍时,需要进行定位调教,防止仔猪乱拉粪尿,导致保育舍潮湿和空气质量差。

  重视仔猪补料教槽

  常见猪场在仔猪5~7日龄开始补料,但一次性放料太多,饲料结块发霉,甚至补料槽变成了仔猪的厕所,没有及时清洗和更换,最终补料教槽不成功。

  补料教槽的方法有很多,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如仔猪2日龄开始在料槽中添加少量牛奶,以补充营养和让仔猪熟悉补料槽的位置;5日龄开始,使用牛奶+教槽料+水调成稀糊糊强制性教槽,连续三天,引导已经熟悉牛奶香味的仔猪吃教槽料,并让仔猪从液态的奶水慢慢过渡到固态的饲料;仔猪8日龄开始,每天少量多次的教槽(保证5次以上),及时清理料槽,保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

  饲喂宜少量多餐

  仔猪在产房时,1小时左右吃一次奶,习惯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一般猪场仔猪断奶后,采用一天4餐的饲喂方式,此时仔猪的肠绒毛变短,饲料消化能力下降,极易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腹泻,或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圆环病毒等,出现关节肿胀、毛松、苍白、消瘦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应采用少量多餐饲喂方式,从早上起床,到晚上10点,每2个小时喂一次饲料,每次喂八成饱,并在饲料中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微生态制剂。此种饲喂方式可使仔猪与之前相比吃的饲料更多,也不会拉稀,仔猪的生长速度更快。转入育肥猪舍前10天,慢慢减少饲喂餐数,调整为每天饲喂2~3餐。

  仔猪保健应从断奶前开始

  保健的最佳时机应在有较大的应激时进行,如断奶、转群及转料的时候。

  科学选择保健药物。有些养猪场还在使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及磺胺六甲等药物对仔猪进行保健。虽然有效,但效果不理想,药一停,没过几天,疾病还是发生了。因为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有较强的免疫抑制。

  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再使用有免疫抑制的药物进行保健,仔猪自身的抵抗力会进一步下降,当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失去保护作用时,条件性致病菌又开始快速繁殖而发病。

  所以,针对断奶仔猪的保健,一定要选择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中药提取物如复方黄芪多糖(健力源)和没有免疫抑制的抗生素如头孢(速倍治)及复方阿莫西林(克拉菌素)等进行保健。


原文链接:http://www.sjznync.com/col/1487664023553/2022/06/13/16551104974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