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强化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持,不断拓宽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积极培育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主体规模。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形式,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年利用秸秆500吨以上的市场主体发展到25个,培育万吨企业6个、千吨企业16个。推进收储体系建设。合理规划收储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全市建设收储能力1000吨以上秸秆收储中心16个。提升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秸秆发电、秸秆制气、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等项目,加快电厂技术升级,培育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15家,秸秆能源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37.6%。做实秸秆“基料化”利用。推广以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拓展秸秆基料化利用渠道。全市培育秸秆基料化利用企业10家,年利用秸秆近4万吨。拓展秸秆“饲料化”利用。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秸秆草饲料加工、秸秆养殖项目,加快饲料化利用产业发展,培育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10家,年利用秸秆约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