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虞城县农业农村局突出一个“早”字,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以追肥、化除为重点的早春麦田管理高潮,弱苗转化升级较快。据统计,三类苗等弱苗面积由2月中旬返青期的22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9%),减少到目前的6.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5.4%),降低了13.6%。目前,全县116.1万亩小麦,一类苗面积53.8万亩,占比46.3%;二类苗56万亩,占比48.2 %;三类苗6.3亩,占比5.4%。
一是高度重视,及早部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当前春季麦田管理和春耕备耕等工作,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自全国春季麦田管理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后,及时制定了《2022年虞城县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春季麦田管理“促弱稳壮保群体,促苗转化保穗数,促穗发育增粒数,养根护叶增粒重”的工作方针,印发《2022年虞城县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明白纸》10万份,发放到乡村户,采取领导分包乡镇督导、科技人员包村、“科技壮苗”行动,送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掀起春管热潮,举办各类培训会86场次,开展田间技术指导148场次,通过电话咨询、群发短信指导群众10万多人次、追肥65万亩、化学除草116万亩,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
二是加大投入,抓好防控。为了不误农时,县政府在当前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3月份拨付专项资金324万元用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药物采购,4月8日开标,采购的药物能够保障我县116万亩小麦条锈病应治尽治、赤霉病应防尽防。同时,为及时准确测报病虫信息,植保站加大小麦条锈病查治力度、重点做好赤霉病等病虫害的系统监测预报,重点做好高标准农田、优质小麦基地、良种繁育田、综合防控示范区等“两病”防控重点区域的综防统治,适时开展群防群治。目前,全县已编发《病虫情报》11期,编制病虫防治预案3份。
三是备足农资,加强监管。支持农资销售部门备足备好种子、化肥、农药,确保春耕生产所需农资供应充足;积极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行动,严查种子制售套牌侵权、未审先推,肥料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农药添加隐性成分等违法行为,让群众用上放心农资。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297余人次,检查市场25个,农资经营门店、摊点419个。同时,抓住获批国家制种大县机遇,积极谋划,深化与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产学研技术对接与合作,充分利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扎实推进制种大县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