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槎镇原名梅州,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泛槎修河,路过此地而改名白槎(chá)沿用至今。全镇下辖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1.48万人,其中移民人口0.6万人(两江、库区、三峡移民2769人,河南籍移民约3500人),属典型的移民乡镇;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4万亩,林地面积2.2万亩。
2021年,全镇197户贫困户472人高质量脱贫后,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各项政策,全面加强返贫动态监测,没有出现一户返贫的对象,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发展
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把引进农业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底,已形成“四大龙头”企业,金穗米业、建滔果业、博收盛农业、迈丰农业,产值突破1.6亿元,带动就业2390人,促进农民稳步增收。

白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永修县赣北脐橙产业园航拍
白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永修县赣北脐橙产业园创建于2019年,该项目位于白槎镇栗山村,由九江建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投资总额5161.38万元。
该项目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突出农业休闲度假、观光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项目设计共分为两大板块和六大分区:两大板块分别是科技农业板块、休闲观光农业板块;六大分区分别是:入口接待区、地方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农产品检验区、柑桔脐橙产品加工与集散区、农产品存放区、农趣体验与景观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酒店式公寓、产品研发中心及办公楼、农产品加工车间、游客中心及展销馆、四季花景园和生态停车场。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乡土风格突出、产品多样化、特色鲜明、参与度高、经营管理机制高效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预计年均接待游客 9 万人次以上,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2110.80 万元。
公司目前已建成橘园4000亩,主要品种为大芬(特早桔),纽荷尔脐橙。公司先后荣获“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光荣称号,并取得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证书,果品注册商标“修宝棠”,并进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22年5月投入使用。




生态宜居
2021年,全面实施17个村组新农村建设,全镇新农村建设率达90%。整合资金500余万元,成功打造了双丰村刘家组、郭坂村港上组等2个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示范点。

新农村建设精品点双丰村刘家组航拍图
刘家组位于白槎镇双丰村西北向,共有农户56户220人。全组耕地面积260亩,山林面积201亩,党员6人。村民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导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03万元。2018年,全组260亩耕地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升。2021年,刘家组致富带头人——江西迈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小震在双丰村境内承包农田800余亩,大力发展荞头、荠菜、包菜、萝卜、花菜等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建设600余平方米左右蔬菜大棚92个,年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该公司始终秉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理念,就地聘请村民为员工并免费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成功解决了3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自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刘家组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理事会主事,群众积极筹资、投工投劳,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该组共整合各类建设资金200余万元,在做好“三清”的基础上,共清理池塘污泥及杂物500余吨,拆除破旧猪牛栏、厕所15间,拆除空心房4间,迁移村庄区域内坟墓3座,改建坡屋顶13幢1400余平方米,新建房屋1幢,改水改厕已全部完成,外墙粉刷出新11000余平方米,新修水泥护栏22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新增绿色树木、苗木、花卉1万余株,铺设沥青路面2700余平方米。采取规划先行的方式,邀请了江西凹凸景观雕塑有限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打造颂党恩百姓文体舞台、望丰收休闲生态园地、庐亭古韵亲水长廊等各类节点景观建设项目8个。投入资金40余万元,全面推进该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铺设污水管网800余米,建设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终端1处。
目前,刘家组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已全面竣工,一幅生态秀美、人文淳美、生活甜美、村居优美、民风和美“五美一体”的美丽乡村画卷已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双丰村刘家组

郭坂村岗上组
乡风文明
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投入300余万元建设全省一流公益性墓地,成立殡葬管理所,科学制度化管理,多次代表我县接受省市考评并介绍经验,获得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发挥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提高村民文明素养,促进乡村文明。成立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做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大力创建全省文明乡镇,已通过市级初步验收。


治理有效
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投入资金20万,对集镇棚户区进行美化、亮化。投入40万元,新建镇文体活动中心。换届以来共拆除破旧广告牌60余处,土坯房、破旧围栏31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45处,美化墙面2620余㎡。对260个问题厕所进行了整改。加强日常管理,镇城管中队对集镇、道路沿线每日“打卡”巡查,做到管理无死角。
以平安乡镇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构建了镇、村、组、户四级治安防控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生活富裕
以巩固脱贫成效为目标,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2021年发展产业养殖179户,对12名致富带头人进行了轮训。动态监测贫困群众受疫情、洪灾影响的就业情况,积极推介就业岗位,鼓励贫困群众实现自主就业,2021年,全镇共有257人通过自主就业实现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314,增长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