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社会关注>临汾市五力齐发抓春管保夏粮

临汾市五力齐发抓春管保夏粮

来源: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2022-04-07 作者:佚名

  临汾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会议精神,全市上下一心,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农资保障、科技服务、营造气氛五大关键环节下大力气,推动冬小麦促弱转壮、科技壮苗等小麦春季管理有序扎实进行,确保夏粮取得丰收。

  一、组织领导有力。2021年秋季汛灾,造成全市冬小麦大面积延迟播种,小麦苗情较常年偏弱,为保障夏粮丰收,临汾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认真开展夏粮夺丰收行动,抓紧抓实全市小麦“促弱转壮”工作。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临汾市2022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指导全市小麦春季生产。洪洞县、襄汾县等小麦主产县多次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小麦春管和春耕备耕、“科技壮苗”等方面工作。小麦主产县(市、区)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雨雪降温天气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小麦趁雪追肥促弱转壮工作的紧急通知》、《2022年小麦春管意见》等文件,指导春季农业生产,县(市、区)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小麦春管、农资储备等农业生产一线调研指导。

  二、政策扶持给力。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洪洞县财政配套小麦保险费用250余万元,为农户代缴小麦保费620余万元,全力支持省级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县工作;开通农业生产“绿色通道”,协调帮助农资经营主体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及调运工作。翼城县财政投资1千余万元用于全县小麦叶面喷肥促弱转壮,促进夏粮稳产增产,坚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襄汾县及时下发救灾资金1550万元,为小麦春季管理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农资保障得力。通过前期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一线,统筹协调,目前全市农资准备充足,种类齐全,备足肥料14.8万吨,农药633吨,农作物种子1580万公斤,满足了全市农业春季农业生产要求。曲沃县农业部门认真开展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的供求调查,协调督促本地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节后开工复产,恢复产能,保障市场稳定。洪洞县15个乡镇237家农资经营门店,各类农资储备到县率90%以上,耕作、植保、施肥等各类农机调备数量充足。襄汾县开动3个提灌站、23个泵站、1830眼灌溉井,全力开展春浇,目前完成28万亩的春浇任务;同时统筹农资部门储备肥料6000吨、化学除草剂10吨、病虫害防治农药30吨,确保全县小麦春管生产用肥用药需求,为小麦“促弱转壮”奠定基础。

  四、科技服务助力。全市深入开展“入企进村”、“三队包联”等行动,指导春季农业生产。2月14—18日,临汾市委副书记黄巍、副市长张潞萍等邀请专家先后深入乡宁县、霍州市、汾西县、翼城县、临汾经济开发区,开展农业领域入企进村服务,指导小麦春季生产。3月7日—10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司长王甲云和中国农科院机关党委副书记韩进率领农业农村部“夺夏粮小麦丰收”工作组一行11人,深入曲沃县、襄汾县、洪洞县开展专项指导服务。临汾市农业领域“入企进村”活动专班成员也深入包联县开展服务,指导当前小麦春季生产。侯马市农业农村局在张村办西里村和城小村召开冬小麦“科技壮苗”现场培训会;翼城县启动小麦生产托管服务促弱转壮集中喷肥行动;襄汾县组织13支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小麦“促弱转壮”田间管理技术服务;洪洞县出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120余人次,指导农民群众落实分类田管技术措施;尧都区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等“三送”服务活动;乡宁县成立小麦“促弱转壮,科技壮苗”专班,组织专家团队下乡开展技术服务40余次。全市还通过农民夜校等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培训,提高小麦春管水平。

  五、营造气氛聚力。全市采取市、县媒体联动,广播与视频相结合,报纸与网络相呼应,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冬小麦春季生产管理先进经验和典型为宣传重点,营造夺取夏粮丰收的浓厚社会氛围。临汾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大力宣传小麦春管技术和先进经验做法;尧都区微信公众号大力宣传冬小麦春季生产技术要点;侯马市充分利用现场会、电视媒体、微信平台、田间技术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将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措施宣传到村到户;乡宁县印发了《小麦技术服务月历》等技术明白卡1万余份。当前全市小麦“促弱转壮,科技壮苗”行动已全面铺开,苗情获得极大改善,为夏粮稳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赵立军)

  

  


原文链接:http://nyncj.linfen.gov.cn/contents/1513/10768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村官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 工程指定网站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